死,你们就是刽子手!”

    ……

    “你们以为这些都是看过几本书就能懂的?如果这么简单,人人都可为官。

    你们虽在民间,但聚众讽议朝政,指陈时弊,抨击朝臣,你们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吗?

    你们是亲身经历过,还是一直都是旁观者?

    只靠道听途说就骂骂这个,骂骂那个,满朝的文武百官都没有你们聪明?

    你们复社的口号不是务为有用,探究原委、反对空谈心性吗?怎么实际上和你们做的却是相反呢?

    如此这般,还觉得和别人一样,还觉得可以为官,还想着通过进献反贪谏言,直达天听,企图一步登天,

    你当我们锦衣卫都是白痴?历代的名臣都是笨蛋,都不如你们聪明?

    别说你们目前没有能力,就算是有能力,你们这种品性,本指挥使也会上报,取消你们的资格!”

    ……

    左一句傻子、白痴,右一句屠杀、刽子手,直接将复社的成员给骂的脸色涨红,浑身都在哆嗦。

    可他们没办法反驳,因为李若涟说的虽然不是完全准确,但至少八成是对的。

    “好,说的太对了!”

    “是呀,李指挥使所说,简直就是振聋发聩,一群书生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回遇见狠茬子了吧!”

    “我们尊重读书人,但总觉得读过几本书就能当官了,这太扯淡了,耍耍嘴皮子,脱离实际,完全不考虑百姓死活!”

    “科举制度,有利有弊,延续这么多年了,想改哪里是一时半会儿能改的了的!”

    ……

    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复社的成员们更是羞愧难赖。

    今日之后,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脸在南京混了。

    而画舫上的崇祯脸上露出舒坦的神色,这番话他早就想说了,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借着李若涟的口说出来,太舒服。

    苏州临时招募人才算是试点,现在这招叫吹耳边风,等真正搞科举改革的时候,阻力就小很多了。

    想了想后,崇祯又朝着方家吩咐了几句,方家急速离去,再次出现时,就是在李若涟的身边。

    “传陛下口谕,张溥伯父张辅之,前南京工部尚书,徇私舞弊,维修皇宫克扣材料,本应处决,

    但念其已死,张溥受伯父蒙荫,自当承受其身前过错,着牢狱三年,以悔其过,

    张采等领头之人,非法集会,意图蒙蔽圣听,但念其初犯,牢狱半年。

    复社自今日之后全部解散,再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一经查证,轻则杖责一百,重则斩立决,

    今日所有参加集会之人,三年内不得科考,另明日启程归家闭门思过,各州县一年内不得开具路引,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