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膛线就无从谈起了。

    这些他只是所知有限,只能提供一个大概,具体怎么做,那是火器研究院该做的事情,相信薄珏会感兴趣的。

    思索完了膛线的事情后,崇祯将注意力放在了热气球上,相比于膛线,热气球更容易实现。

    现在已经有能打出五里路的红夷大炮,若是膛线能研发出来,那十里之外都是小意思,那么用热气球攻城就失去了作用了。

    但崇祯却是有其他的考虑,热气球除了用以攻城外,还能用于野战,两军对垒之下,一个热气球说不定就能干掉敌人的大帐。

    而且还能用于侦查,两百米的高度,再配上千里境,方圆几十里地尽在掌控之中,只要热气球上的军士不偷懒,敌人想偷袭那就是痴人说梦。

    最主要的就是制空权,提前研究总是不会错的。

    热气球这东西是孔明灯的大号版本,分为球囊、燃烧器、吊篮三大部分。

    其中球囊在工艺上倒没有太大的问题,球囊主体框架可以用药水浸泡过的竹篾来做,或者直接不用框架,球囊外面可以布来做,然后刷上油漆,保证不透气。

    至于吊篮这玩意随处可见。

    现在难的是燃烧器,这是保证热气球能匀速上升和下降的关键所在。

    他也没有想要搞一个能飞行的,只要能飞上两百米高,用绳子拉着飞到城池的上空,从上面扔轰天雷,这就足够了。

    为什么是两百米高,因为弓箭的最大射程是两百米,但那时平射和抛射。

    垂直向上的时候,有向下的重力和弓箭手发力问题,撑死了垂直射出一百五十米,两百米就是安全高度。

    但怎么能飞起来,而且还要至少承重五百斤重量,这是难题。

    为什么是五百斤,因为去掉热气球自身重量和士兵重量外,怎么着也得携带十几二十枚的轰天雷吧,否则也对不起飞这么一趟了。

    理清了思路后,崇祯提笔写了起来,最大载重=浮力-自身重(气球重和热空气重)

    浮力等于空气密度✖️重力加速度✖️体积,自身重等于气球重➕热空气密度✖️重力加速度✖️体积。

    ……

    “飞升两百米的高度,四百米的直线距离,那么斜着的安全绳应该是……四百五十米……”

    好一会儿后,崇祯绞尽脑汁的整出了计算的公式,现在只等王承恩那边的找的数据了。

    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王承恩才赶了回来,额头满是大汗。

    “皇爷,奴婢去弄了,一厘米粗的麻绳一米重量是一斤左右,竹篮的重量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