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檄文给震惊了,而后彻底的欢腾了起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北讨大军的支持。

    大明境内如此的热闹,关外自然也是知晓了。

    西平堡,袁可立所率的辽西军的驻地,守备府,众将齐聚。

    看着桌上的北讨建奴檄文,各个脸色不一。

    北讨建奴,他们已经猜到了,但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经略大人,北讨之事会不会操之过急了?”

    “建奴、扶桑、蒙古诸部有近三十万的兵力,骑兵占了一大半,如果凭借辽河防守,我们想要打过去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且打过辽河,后面还有浑河、太子河两条大河,每过一条河我们都得损耗一两成。”

    “能过河倒也好说,可建奴三方十几万的骑兵,我们怎么抵抗?草原之战的那种火器得提前埋伏,很显然,这种大战不合适呀,皇太极不可能给我们这种机会的!”

    “袁可立担任北讨大元帅,他是当世名臣,怎么会犯这种错误?难道皇帝的龙威已经强盛到了这种地步?”

    “哼,要论对建奴、蒙古诸部的了解,谁能比的过经略大人?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拼了十几年了,现在他们倒是来捡现成的了!”

    ……

    听着众人的议论,首座上的袁崇焕脸色一阵的变化,随后恢复了平淡之色。

    实际上他内心也是极为愤怒了,论对建奴、蒙古诸部的了解,他说第二,没人说第一,哪怕是盘踞在皮岛的毛文龙都不行。

    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宁远城,就更没有现在的关宁防线,更是收复锦州、松山、杏山等数座城堡,开疆复土两百余里。

    在天启六年的宁远之战中,干掉建奴一万七千余兵力,更是干掉了努尔哈赤。

    论战功,他绝对是所有抗击建奴的武将中第一的存在,本以为北讨大元帅非他莫属,结果却是给了袁可立。

    他愤怒,但内心更是害怕。

    袁可立是谁?那是历经四朝的名臣,沉浮官海数十年,经历的大风大浪远比他多的多,更还有孙承宗、韩癀、李国普、毕自严、李邦华等名臣。

    皇帝北征肯定是经过众人商议的,既然这些人都同意了,那一定是有所依仗的。

    不说覆灭建奴,那也是有着绝对把握与建奴三方联军硬碰硬的。

    腾骧四卫、禁军九卫、白杆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还有宣府、大同、蓟镇等整顿过后的边军,皇帝掌控的实力能轻易碾压任何有二心的人。

    他手上这些不一定能指挥的动的十万军士,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从朝廷的安排。

    换句话说,他已经彻底的丧失了主动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