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五人算是官职最高的了。

    十年前来朝鲜,整个汉阳城异常的繁华,虽然比不上大明的北京城、南京城,但至少可以和西安、洛阳等地媲美。

    十年后的今天,这里不说一片废墟了,但至少是破破烂烂了。

    曾经六七十万人的大城,如今萧条了不少。

    “几位是这汉阳城的最高官员,估计也是整个朝鲜中仅存的几名中枢的官员了,

    对于大明设立朝鲜布政司的决策,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那就直接说吧,本官会尽力给你们回答!”

    五人对视了一眼,低声商量着,时不时的有人上前低声述说几句。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五人才缓缓的站了出来。

    “刘大人,大明洪武二十五年,我太祖登基派遣赵胖、赵琳两人入大明通报自己继位之事,大明太祖说了朝鲜列为永不征伐之国,

    大明现在将我们划入大明,成为大明的布政司,这是不是违反了大明太祖的话?”

    “这事没错,太祖的确说过,我们也承认,可你们真的做到对大明永不犯边的承诺了吗?

    洪武二十六年来大明谢恩的郑传道在经过山海关是说过‘好便好,不好便来抢一场’,而后你们派边将招诱五百女真潜渡鸭绿江,准备进犯辽东,

    而后在洪武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你们进犯女真,这在你们《朝鲜王朝实录》上有准确的记载,你们要不要翻着看一看?”

    刘鸿训说着,从一边的桌案上取出几本书扔了出去。

    “若非太祖不愿意重启战争,你们朝鲜刚建国就已经灭国了!”

    “天启七年,建奴进犯,你们为了缓和局势,和建奴结盟,输岁币数十万两和开市中江提供粮食,缓解建奴危机,此举种种,你把我们大明放在哪里?

    身为大明藩国,帮助大明的敌国,你们这是赤裸裸的背叛,还有脸拿太祖的永不征之国的祖训说事?”

    听着刘鸿训的话,朝鲜几名官员脸色变的极为不自然,刘鸿训说的是实情。

    尤其是天启七年的建奴入侵,他们提供大量粮帮助建奴渡过难关。

    按照这个情况,实际上朝鲜藩国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了,那大明也不用再遵守什么永不征之国的约定了。

    但他们还是依旧硬着头皮反驳:“这、这……”

    “这什么这?”

    刘鸿训直接打断了他们的狡辩,继续道:“行,这些我们可以不计较,但你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若不是我们前来,你们朝鲜还在建奴联军的控制之下。

    换句话说,你们朝鲜已经在去年建奴联军攻占汉阳城、国王李倧战死之时,你们朝鲜已经亡国了。

    如今我们将建奴联军覆灭,从建奴联军手中接过朝鲜半岛的,这和你们朝鲜王国有什么关系?

    更和永不征扯不上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