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南方,占据半壁江山。

    甚至说,晋王挡不住蒙古诸部的时候,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鲁王掌控的力量才是最终的底牌。

    这也能解释的了济宁城中地窖中的甲胄了!”

    “是了,极有可能是这样,朕记得当初清算八大蝗商时,八大蝗商在南方置办了大量的家产、店铺,很多的粮食就是从山东运出去的,

    当时朕以为是南方富庶,商铺置办在南方是为了盈利考虑,现在想想可能是为了运粮和卖掉建奴交给八大蝗商皮毛药材等等,

    从山东运粮到宣府,比太原运粮方便的多,也更便宜,

    有鲁王府的人脉,需要多少粮食都能搞定,甚至说以鲁王府和孔府的关系,两家土地产的粮食都能满足八大蝗商的所需了,

    当然了,他们没这么蠢,肯定是真真假假的倒了好几手才转给了八大蝗商,朝廷即便是想查也查不到;

    加上南粮北上,以及鲁王府、孔府渗透的山东各卫的武将的掩护,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

    “对了,还有一个成国公的参与,鲁王和晋王在地方消息闭塞, 成国公在朝中负责打探消息,三方相互配合。

    现在蒙古诸部臣服,建奴覆灭,鲁王以为朕掌握了证据,会彻底的清算,

    他怕会受尽折磨和羞辱,然后就自杀了!揽下所有罪过,以求放过鲁王一脉的其他宗室。

    对,一定是这样的!”

    崇祯越想越觉得整个过程就是他想的这样。

    但随之,脸色变换了起来,如果真是这个样子,那他们不说能不能成功,但还真有可能搞起一股对抗蒙古诸部和建奴的力量了。

    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一边的福王看着脸色变换的皇帝,摸着下巴眼中若有所思。

    好一会儿之后,崇祯清醒了过来,看着匆匆而来的李若涟:“搜一搜鲁王府,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动静小一些!”

    “臣遵旨!”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李若涟才回到大厅之中:“陛下,臣率人搜查了整座鲁王府,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事物,

    没有暗格也没有密室,也没有看到任何书信之类的!”

    “给整座鲁王府的下人下达封口令,今日发生之事任何人不得透露,违令者诛三族!”

    “臣遵旨!”

    待李若涟走后,崇祯看着福王,轻轻的摇了摇头,淡淡道:“王叔,你是不是好奇朕为什么会在鲁王府安排暗探?”

    “臣不……”

    “你不用否认,朕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王叔,朕给你讲个故事吧!”

    不待福王回应,崇祯继续道:“大约在二十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