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官面色红润,声传方圆百米,压盖了所有的声音,“即,此时。考场内外不得喧哗,舞弊,违令者终身禁考!”

    “遵考官令!”举人们拱手一礼,好似熟悉了这森严的规矩。

    于话落,他们皆是把早饭吃完,不在考场外留杂物。

    就连附近的商贩亦是收起摊位,离开了考场周围,准备回家睡个回笼觉,或者是紧赶着回自家摊位接着干活。

    “老师,这是学生的举荐信。”举人考生们则是轻声从行李内,或是跑远一点从自家马车中拿出举荐信,排队上交,没有一个人忘带这准考证件。

    同样。

    赵舟排队排到了自己这里,也是学着前面的举人才子,拿出了一封举荐信,又在考官桌子上的表格当中分别填上了自己的姓名、户籍。

    “赵舟,南七五。”考官检查完信件,又见到赵舟填完表格,便递出了一枚刻有南七五的牌子。

    “多谢。”赵舟抱拳一礼,也真的笔墨都不带,便向着考场内走去。

    因为这考场准备的什么都有,不让考生们带外物。

    若是其它城池带行礼的考生,则是交予自己帝都内的亲朋好友,或是有跟来的家人、书童保管。

    亦或是什么都没有,也没找客栈寄放,那么填上一个单子,还有考场的护卫代存。

    于此,这也能看出大乾对于读书人还是比较优待。

    要不然,赵舟也不会来考个状元,再趁机混入朝廷。

    而待赵舟拿着牌子走进,就看到这考场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大方向,每列三十排,横纵五十六间,加起来共有六千七百余个考房,每间八平米大小。

    算上每间所隔的空隙,与来回的过往通道,正好把方圆千余米的考场排落的满满当当,四四方方。

    尤其考场正中间,还有一个数百平米的大亭子,是主考官坐的地方,用来监督四周的考生们。

    如今。

    赵舟望去,看到这大亭子的主位上,正坐有一位威严中年。

    并且赵舟根据资料信息,一瞬间就认出了他正是大乾的武侯,洪玄机!也是这次的会试主考官!

    同时,赵舟一边向着考房行去,一边还看到他明明是闭目坐着,但却像是身化泰山,镇压考场气运,时刻注意着四周考生们的一举一动!

    好似方圆千米内的考场之中,无任何痕迹能隐瞒他的探知!

    “进入考场,按各自考牌入座。切莫交头接耳。”洪玄机觉察很多考生进来考场,都在注意自己,也开口落下了言语。

    虽然言道间平平淡淡,但却传遍了整个考场!还没有一丝音波泄露到考场之外!

    只是这个时候。

    赵舟早就到了考房,磨了磨考场内自备的笔墨。

    能看出洪玄机之前并没有发现赵舟正在推磨他。

    但不管如何。

    随着时间的过去。

    等考生尽皆入座之后,数百名考官行走于过道之间,开始分发这次科考的卷子。

    而这考卷共有三大篇,二十多张,分别是百家先贤的思想,古诗作对,还有一道类似于作文的理论题。

    当赵舟接过卷子,一时见闻,也是才思泉涌,奋笔疾书,对这些关于国民富强,儒家思想的题目了然指掌,抬笔就写,感觉毫无压力。

    和那些苦苦思索,还在审题的举人考生们截然不同!

    这也是赵舟开了六识,又勤学百年,知识理论非常充沛,哪会被这些讲道理的卷子难到。

    尤其在这一刻,赵舟也证明了什么叫做,百年寒窗苦读,行遍天下之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