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一九六五年三月底,京城五道口,振华研究所。

    陈国华坐在办公桌前,跟京城航空学院、华东航空学院这两所大学的教授讲述直升机的技术要点。

    在三天前,陈国华就已经将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和鱼鹰倾转旋翼直升机这两款直升机的技术资料给完全编辑出来了。

    邱宗岳便给他找来了这两所大学的教授,来协助振华研究所完成接下来的研发任务。

    之所以会喊他们过来,主要还是因为现如今人手不够用。

    而陈国华自己的时间也不够用,所以他很有可能没有多少时间去指导那些大学生、技术员完成这两个型号直升机的研发工作。

    尽管振华研究所这边有很多材料,更是人才济济,但大家都有自己的研发项目,而且重要性也不低。

    所以只能够从外面聘请专家来帮忙了。

    毫无疑问,京城航空学院和华东航空学院这里两所大学的教授是最合适的了。

    “各位教授,大概的技术重点就是这些,接下来的研发工作,就拜托诸位了。”

    等陈国华讲完之后,办公室内,顿时掌声雷鸣。

    等掌声过后,京城航空学院的季文熙教授便第一个举手提问了。

    “陈主任,您提及的气象雷达技术,还有地图显示器,这些技术,真的能够实现吗?”

    一九六五年的时空,气象雷达这样的技术,毫无疑问,还是非常高端的。

    五十年代的时候,雷达技术还没应用在我们国家的气象领域,直到五九年的时候,陈国华研发出了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之后,听说气象局领导汤元存提到过雷达技术之后,这才准备协助他们完成这方面的技术研发。

    然而,后来陈国华被停职,接着又成立了振华研究所,所以这件事就被搁浅了。

    直到后面,汤元存他们准备从大不列颠和东京那边进口这些气相雷达设备,陈国华得知后便阻止了。

    然后他把技术拿出来交给气象局,气象局那边倒是找到了中科院的教授专家们一起研究。

    结果,这都六五年了,也还只是非常基础的雷达技术。

    就是他们只研发出了应用于台风探测的雷达技术,而陈国华想要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机,他们愣是没有造出来。

    更别说应用在直升机上面的气象雷达技术了。

    人家国外的气象雷达早已经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出列和显示观测数据。

    然而,振华研究所这边早就已经拿出来了更先进的计算机,奈何气象局和中科院这边,还是差了一点。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够勤奋,天赋不行,而是气象雷达本身就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就算是中科院对这方面的技术探索,也是少之又少。

    虽说陈国华已经提供了技术资料,但想要实现,依然还需要时间。

    除了气象雷达技术,还有地图显示器,这玩意儿就更加高级了。

    “当然可以实现,季教授你们放心,我会跟上面申请好科研资金的.”

    陈国华点点头,接着说道: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所谓的地图显示技术,其实就是借助计算机和绘图机或图形显示器输出或显示地图的一种技术。”

    “它具有显示速度快和图形质量高的特点,从而为地图的绘制和使用创造了更广阔的前景,这一点,部队那边早已经在使用了,具体情况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

    “反正这项技术并不难,我们振华研究所早已经开发出了笔式绘图机、激光绘图机、喷墨绘图机等.”

    听到陈国华的话,季文熙等人纷纷点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