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亩的棉田用了三天的时间摘了个干净,而后便是晒棉花清理棉籽,以及地里的收尾活计了。

    细细碎碎的忙碌,一晃,就到了稻谷抢收,也是每年里最忙最累的时候了。

    说是抢收,那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天还大黑着,李家的人就出动了。

    整十亩的稻谷,光是割稻把都要割两三天的,这还是李家壮劳力多的情况下。

    纯人力用镰刀收割的,费的就是力气和时间了。

    一大家子浩浩荡荡的穿过村中,往村南边去,一路上少不得碰上了村里的其他人家,队伍越发的壮大起来。

    大家都一心在赶紧收割上,倒是没几个人有闲心说话摆闲。

    等到了各自的水田所在,火把往田埂上一插,红通通的一片,漫山遍野的到处都是人影幢幢。

    李家负责割稻把的就是吴氏宋氏黄氏蒋氏妯娌四个以及李荣棕李荣榆李荣梧三个,割下的稻把双手能握住的为一把倒放在稻茬上,几个人下了田,很快就割出了一块空地出来。

    李继仁兄弟四个带着李荣松和李荣柏兄弟两个就抬着两个拌桶下了田,将挡了草席的拌桶放好,三个人一组的有序的拿了稻把开始在拌桶里的拌桶架上用力的甩打。

    一手稻把得用力的甩打至少十几下才能甩打下稻穗上的稻粒,可以想见,负责打稻子的李继仁等人就得不停地使着自己的两肩膀子,其过程,不可谓不艰辛。

    等拌桶里甩打满了大半的谷粒后,负责甩打的李继仁等人便暂且退至一旁歇息片刻,先头一直在左旁负责收捆甩打完稻谷的稻草的李荣桐李荣椿几个就拿了箩筐上前,帮着将拌桶里的谷粒用搓斗给舀出来装了箩筐。

    然后由歇过片刻的李继仁几人任谁去挑了,有几挑出几个人,挑回村里的大晒场上。

    大晒场那里,李老爹带着李香梨和李杨桃和李杨梅这三个孙女和李荣樟李荣枫几个小孙子都在等着了。

    他们负责将挑回来的稻粒给摊到晒席上晒上,期间,要先负责用搂草耙子将稻谷里掺杂着的碎草这些给搂掉,然后再用木耙子翻晒稻粒。

    最最重要的,还要严防鸟儿或是谁家的鸡飞跑来吃稻粒拉屎的。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就是随时关注变天了。

    天通雨这种东西最喜欢在人们抢收粮食的时候来捣乱了,头一秒艳阳天,下一秒那豆大的雨说下就能下,让人措手不及,烦人得很。

    人不可能跟天作对,唯有自己辛苦点,看着变天就时刻准备着抢收晒着的粮食了。

    是以,晒场上的活计也是重中之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