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朱翊钧说道。

    朱翊钧想想自己刚登基的时候似乎做的还算可圈可点吧,只不过现在有些懈怠了想要享受一下啊,不至于被国师评价为废物吧?他的心里有些忐忑,他很清楚太祖不是开玩笑的,若是国师觉得自己真的就是一摊烂泥的话,恐怕自己就要跟皇位说拜拜了。

    赵长歌看了一眼惶惶不安的朱翊钧然后开口说道:“朱翊钧在六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在隆庆六年的时候即位,因为从嘉靖时期开始朝廷就遗留了不少的问题,而朱翊钧登基之后,朝事主要依靠的就是内阁大学士张居正。”

    “张居正在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了很多政府机构中的不作为的官员,改革了赋税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加强了边防武备,重用了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

    “在朱翊钧亲政之后,也算得上是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明君之风范,也有人称这段时间为万历中兴。不过后来因为国本之争等问题,朱翊钧开始厌倦的朝政,自此之后不愿意再上朝了。”

    “国本问题?”朱载坖轻声的呢喃了一句,这国本之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一开始还算勤勉的朱翊钧逼的不愿意再上朝了呢。

    见大家好奇,赵长歌就为他们解释了一下:“所谓的国本之争其实就是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因为太子乃是国之根本,所以这件事情被称为国本之争。”

    “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了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数都是支持皇长子朱常洛的,只是朱翊钧自己并不喜欢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更加喜欢郑贵妃,所以有意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却受到了大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

    朱元璋看了朱翊钧一眼,他是一个十分强权的皇帝,所以他认为太子之事朝臣不应该插手,谁是太子就完全应该看皇帝的心意,若是一个皇帝什么事情都要被臣子限制,那皇帝还算是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