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朱由检就是一个十足的昏君,所以才会导致大明灭亡,可是这听起来不像是自己想的那样啊,这明明听起来像是个明君啊。

    皇帝足够勤勉,这难道不好吗?

    看着朱元璋懵逼的样子,赵长歌却没有马上解释,而是继续说道:“朱由检不仅勤奋,而且十分的节俭,因为朝廷的财政非常的吃力,所以他本人几乎没有什么奢侈的消费,就连龙袍都打了补丁,吃的三餐几乎都没有肉食,为了筹集粮饷不惜低三下四的去求朝中的文武大臣,老朱,你觉得这样的皇帝如何?”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如此皇帝,说一句明君一点都不为过啊。”

    “是啊,朱由检做的事情,真的非常像是一个明君啊。他一心都想要让大明变得更加的强盛,他觉得皇兄把江山交到他的手中他就不能辜负皇兄的期望,所以背负了很大的压力,说到这里,也要怪朱由校了。”

    朱由校用手指着自己:“不是,信王做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做错吧?怎么还能怪起朕来了。”

    “当然要怪你了,要不是你在临终前跟他说了吾弟当为尧舜,他朱由检怎么会这么想要表现自己,他一直都非常的努力,可是他错就错在他太努力了,如果他什么都不做,或许大明不会垮的那么快。”

    “勤奋不一定都是对的,朱由检的身边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登基之前没有人教过他应该怎么治国,所以他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多做多错。他没有怀疑过你的话,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钻了牛角尖,最终大明在种种原因之下垮台了。”

    朱由校张了张嘴,内心十分的痛苦。

    他虽然还没有亲身经历驾崩的那段日子,可是他清楚自己在临终前说的那段话只是为了鼓励信王,并不是真的觉得信王有成为尧舜的才能,可偏偏信王信了,这让他到哪里去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