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邓八姑被逼得不耐烦,一个人跑去深山里面潜修去了,他们又去“腐蚀”熊曼娘、林寒、石生,想尽办法哄他们开心,送给熊曼娘好看的花,送给林寒各种好看的贝壳,稀奇古怪的宝石,送给石生好多有趣的玩具。

    又有习性相冲,互相打斗厮杀的,小则两两决斗,大则举族厮杀。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终于时飞阳定好日子,将三十多万手下聚集在城外西南一处海湾之中,事前他和众弟子们合力移了很多座山峰过来,再用五色神砂浇筑,变成一座连绵数十里的玉山,起名为“太山”,上面共有三座山峰,分别唤作日精峰、月华峰、星灵峰。

    时飞阳登上日精峰,众弟子和人类,已经修成人形的异类都上了山峰,靠到近处,体型大的距离就远,像元鼍身长百余丈,就带着一群龙属飞在跟神峰齐平的云层之中,另外那些水族们则在峰前的海湾之中,纷纷在王前卖弄精神,吹气成云,排浪如山,有的喷射出一股股数百丈高的擎天水柱,有的喷出一座座海市蜃楼,鱼龙漫衍,光怪陆离。

    时飞阳开口说话,声传千里,当众宣布,从此创建一个皇朝,号为“宇”。

    接着,他说的第一件事便是人妖之辨。

    到底什么是人,什么是妖,妖跟人要如何相处,妖跟妖如何相处,互相习性相冲的,或是为天敌的,或是对方在自己食谱之内的,以后到底还能不吃?既然同为国民,为何还能吃对方?若是不能吃,食谱上的物种全部成为国民,自己一族岂不是要活活饿死……

    他的麾下这些臣民种类众多,太过复杂,种种的矛盾要是不解决,以后还是会一团糟,即便他仗着绝对的权威强行令其暂时和睦,只要闭关或离开超过三五年,再回来时又会天下大乱。

    因此,人和妖的概念是重中之重,必须得先说明白了。

    时飞阳对此的定义是,从灵长类进化出来的可以称之为人,那从龙类、龟类、蛇类成长进化出来的同样可以称之为人。

    接下来就要厘清的是,人跟动物的区别,凭什么这些就是人,那些就不是人,哪怕拥有智慧,修成人形,还不能成人。

    时飞阳给出的答案,即是对道的探索:“上古先贤,至晚自娲皇氏起便追寻大道,道为万物本源,为世界本质。明了大道,依道行之,是为有德。人畜之分,至此始矣!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是为有仁。能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是为有义。

    人与禽兽之分别,在于道德,在于仁义,在于礼义廉耻。三皇五帝,尽力将人与畜类区别,约束兽性,发扬人性;而夷狄禽兽,尽力将人拉回畜类,人与畜类共享兽性!”

    他说这些话,下面的三十余部众俱都清楚地听着,有的能懂,有的不懂,但都在努力记忆。

    说白了,中国古人努力把人和动物分开,找人和动物的不同点,分开的依据就是道德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不是所谓的道家或者儒家的某一家之言,而是各家共同都认可的,没有这些东西,就是畜生,是禽兽,是牲口,都是很重的骂人的话。

    接着,他又说如何确定人性:“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立天之道以定人!”

    观天道的一个方法就是观测日月五星等天体运动以制定历法,再归纳总结天地变化,天道十度一大变,地道五日一小变,由此预测大自然的种种变化,随顺变化以趋吉避凶。

    在每个变化的节点上,定为节日,大家集体筹备“过节”。过节即是“过劫”,没有历法,不能预测的部落和邦国,都会死在自然变化之下,甚至全族覆灭。

    即便能够如动物们般凭借本能侥幸度过,伤亡也会十分惨重,幼崽成活率极低,再加上无法种植和存储足够多的食物,种群数量发展不起来,也就不可能孕育出辉煌的文明。

    时飞阳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