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配比,我觉得加些白糖威力会更大。”

    “所以,从今个起,你就在这里研究黑火药。”

    “啥时候能把这山给炸了,啥时候我就给你去提亲!”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反正你要啥,我就给你啥。”

    杨玄辰盯着张卤蛋半会,语气一下冷了下来,眼神也变得严肃起来,“炸药有伤天和,配方切勿传于第三人知道,你明白?”

    张卤蛋浑身一个激灵,机械式地点了点头。

    娶媳妇倒是次要的,为了老爷的大计,他张卤蛋愿意肝脑涂地。

    “这玩意威力大,你要注意安全,点的时候千万别靠得太近。”

    “给炸死了的话,你那媳妇可就要便宜别人了。”

    两人商量了一下细节,便回了县城。

    六七月的天还是挺热的,船只靠岸后,沿着红枫川边十几架高大的水车往前行,不久便是成片的良田。

    水稻田边上,几只白鹭翩翩起舞,它们在稻田中觅食,为这绿色的海洋增添了几分生机。

    农人们弯腰劳作,他们的身影在田间穿梭,构成了一幅勤劳的田园画卷。

    杨玄辰在田间踱步,王铁山则是架着马车远远跟着。

    他挥挥手把几个农人招来近前,“咱这稻田这几日便要扬花了吧?”

    这农人原本是佃户,自从钱有德倒了后,杨玄辰出台了还田与民的政策。

    每年一百文钱的赁钱就能拥有一亩地,他当时是头一个来衙门申请的农人。

    一见是县太爷找他说话,连忙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跪在地上,感激涕零。

    “真是老爷啊!回老爷的话,不出三日就要扬花了。”

    杨玄辰本是想着看看自己的万亩良田,没想到一看之下,正迎合了自己粗浅的判断,水稻要扬花了。

    前一世他生活在城市里,关于农间之事不甚了解。

    扬花,结穗,收稻这些事,他从来没有经历过。

    本着虚心求学的态度,杨玄辰问道:“老大哥,咱这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

    农人回道:“今年天气不错,再加上老爷整的这大水车,每亩地比去年能多些产量。”

    “大概能产个二百多斤吧……”

    听着农人的说法,这个时代二百多斤就已经算得上好收成了。

    杨玄辰夸奖了几句便陷入了回忆之中。

    现代水稻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能把产量稳定在六百斤以上,高产田甚至能达到每亩千斤。

    杂交稻亩的产量更是能达到惊人的一千六百斤。

    随着回忆的深入,杨玄辰的眉头开始皱起。

    农人看着他,心中不免产生了疑惑及担忧。

    他不明白自个儿的县太爷怎么了,难道田里多产些粮食不好吗?

    “老爷,您怎么了?”他开口问道。

    一亩田要交一半的粮,剩余的一半粮农民们才能自由支配。

    按十亩地算,剩余的千斤粮食里最多有个五六百斤可以拿来出售。

    一斤粮,粮商们是按七到九文钱来收,一年下来也就挣个四五两银子。

    为了改善生活,他们不得不在农闲时打些零工。

    这要是碰上个灾病或者儿女成婚,一个不留神就会花光所有的积蓄。

    大国以农为本,商贾为末。

    自己的这一年多来,重视了商业却忽视了农业。

    杨玄辰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质朴的面孔,心中涌起了一股决心。

    “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