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

    即便已经顺利成为了太子储君,初步掌握了政治‘发声权’,这六个字对刘荣而言,也同样足够冒险。

    但最终,刘荣依旧这么做了。

    因为不这么做的话……

    “不早点筹谋布局,待日后那句‘老狗’问世,一切,可就都晚了……”

    缓缓自宣室殿外的长阶走下,刘荣面上神情,只一阵说不清的惆怅。

    ——方才,刘荣为天子启的最后一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栗姬对刘荣的慈爱为基础,以栗姬对刘荣‘言听计从’为切入点,争取以日后的栗太后,来作为汉家‘后宫不得干政’的开端!

    毫不夸张的说:刘荣这个答案,几乎是把天子启惊的外焦里嫩,愣是没把下巴给吓掉!

    “猜想过太子,或许会语不惊人死不休;却不曾想,竟会到这般地步……”

    这是天子启的原话。

    天子启不理解,并大受震撼。

    有那么一瞬,天子启也很心动!

    因为天子启想到:如果汉家不是二元整体,而是有刘荣这句‘后宫不得干政’,那自己无论是推动《削藩策》,还是平灭吴楚七国之乱,都不需要苦心积虑的算计自己的母亲。

    没有太后掣肘,天子启也可以做很多原本想做,却碍于东宫太后而没能做成、暂且搁置的事。

    但很快,天子启便反应了过来:这是自己的本能。

    这是自己对权力——对独掌天下大权的渴望。

    作为一个肉体凡胎的人,刘启可以,也必定会有这个渴望。

    但作为汉家的君王,却绝不能将这个渴望变成现实。

    ——很美好。

    刘荣构筑出的那个场景,那个没有太后掣肘、天子可以为所欲为的场景,很美好。

    美好到冷血如天子启,都不免为之心动。

    但作为一个足够冷血、足够合格的帝王,天子启很清楚:不行。

    汉家的天子,不能完全没有太后的制衡。

    就如天子启自己的皇帝生涯:在强大到足够镇压太后之前,汉家的天子,不能从坐上皇位的第一天开始,就完全没有掣肘。

    皇帝可以独掌大权;

    但在独掌大权之前,必须经过‘镇压太后’的过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已经足以压的太后——如故薄太皇太后那样避居深宫。

    先帝如此;

    天子启如此;

    汉家的后世之君,也应当如此。

    “不过,好在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让我试试……”

    “应该也是想看看这么做,能不能有什么意外惊喜?”

    如是想着,刘荣满是惆怅的面容之上,也随之涌现出一抹笑意。

    这,就是汉家的太子储君,能让后世的储君太子,妒忌到酸掉大牙的特权。

    ——汉家的太子,哪怕扬言说‘想试试看用嘴吹气,能不能把太阳给吹灭’,汉家的天子,也绝对不会第一时间否定。

    而是会说:那你试试看吧;

    试试看这么做,能得出个什么成果。

    绝大多数时候,汉天子对储君太子的异想天开,都是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

    做成了,国家能多个手段、方略,或是成果;

    就算没做成,也权当是让异想天开的储君碰碰鼻子,受受挫折,好磨砺一番性子。

    怎么都不亏。

    在这个二元政体为主导的汉家,以太子储君的身份,提出‘后宫不得干政’,并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