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望向刘荣的目光中,也不由带上了些许复杂。

    只是这抹复杂,仅仅是出于刘余对弟弟的关切,以及对心目中,大哥刘荣伟岸形象崩塌的茫然。

    ——做大哥的,给小弟搞黄书?

    多少有些冒昧了吧?

    但换个角度说,这虽然不像皇长子会干的事,倒也很符合做大哥的……

    “就先这样吧,若是想玩儿,你们留下玩儿就是。”

    “我得去趟宣室。”

    “——丞相入宫觐见,可是已经有好几个时辰喽~”

    “若不去一趟,都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儿……”

    语带慵懒的说着,刘荣甚至还不顾形象的伸了个大懒腰,才整理了一下身上衣衫,朝着宣室殿的方向走去。

    而在牌桌前,望着大哥离去的背影,皇四子刘余抱着怀中竹简的手紧了紧,嘴角之上,也悄然翘起一抹浅浅的弧度……

    ·

    ·

    ·

    未央宫,宣室殿。

    除了天子启、丞相申屠嘉,整座宣室殿内,便再也不见第三道身影。

    御榻之上,天子启满是疲惫的揉着额头,却还是压不下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而在殿中央,丞相申屠嘉拱手跪地,面上神情满是哀戚。

    很显然,君臣二人之间的坦诚交流,并没能取得什么积极地成果。

    不知沉默多久,终还是天子启将手从额角放下,又极尽疲惫的长呼出一口浊气。

    “丞相,怎么就不明白呢?”

    “——吴王刘濞,是必定会反的啊?”

    “——是必定会为王太子报仇的啊!!”

    “杀死王太子的仇人,此刻正端坐在未央宫宣室正殿的御榻之上!!!”

    “他吴王刘濞,怎么可能不暴起篡逆?!”

    ·

    “偏那吴王刘濞,是父皇入继大统之后一手扶持,又是许其卤海得盐,又是允其开山得铜、铸铜为钱的强藩!”

    “其国富,其民众,其兵强!!!”

    “这般关乎宗庙、社稷的大事,朕不先下手为强,难道还要等他吴王刘濞叩关函谷,方后发制人吗?”

    好话坏话都说了個遍,天子启已然是口干舌燥,只烦躁的咽了咽不存在的唾沫。

    只是申屠嘉仍旧是那副跪地拱手,满目哀创的神态,似是仍在祈求天子启。

    “正是因为关乎宗庙、社稷,陛下,才不得不慎之又慎呐……”

    “若是有万全准备,都不需要陛下筹谋布局,老臣便会一马当先,力主推行《削藩策》。”

    “但如今的汉家,还万万承受不起一场波及大半,乃至整个关东的诸侯叛乱呐……”

    这,便是说到了天子启和申屠嘉的第二个分歧。

    第一个分歧,是天子启觉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申屠嘉却觉得谋定而后动,应该后发制人;

    而这第二个分歧,便是天子启认为《削藩策》推行之后,基本只有吴王刘濞是铁定会反的,其他藩王则大都会观望。

    只是作为丞相——作为汉家社稷实际上的管理者,申屠嘉更为深切的知道:齐系、淮南系诸王,究竟怀揣着怎样的心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便愈发不受长安监管掌控的关东,又烂到了怎样骇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