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事,打架玩命,被称为拼命三郎……”

    甚么?拼命三郎石秀?

    黄安听到对方的名字后心中震惊,脸上笑容都有些僵硬,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石秀,原籍为金陵建康府人氏,专好打抱不平,江湖人称“拼命三郎”。后随叔父到北地倒卖羊马,不巧叔父中途病死而生意亏本,便流落到蓟州,靠打柴为生。黄安不知道具体时间段,前段时间让吕方四处打探寻找,却一无所获。没想到,在返程途中竟然在此处与之相会。

    (建康府,此地名北宋之后才设立,眼下应该是江宁府,当地也称金陵城。水浒原著中是建康府,以后书中出现这种称呼,就不要太较真)

    黄安心中想着事,脸上却不动声色,打量石秀赞叹连连:“拼命三郎石秀,我也曾听闻过,乃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热心肠,又爱打抱不平,是我辈楷模。没想到再此处见到,真是有缘呐!”

    “是啊,的确是有缘与相公相会。”石秀笑着应声。听到别人这番夸赞自己有偌大名声也很高兴。只是下来冷静了,他脸上并未表露出来。

    黄安又跟石秀攀谈了几句,知道对方是跟叔父做点小本买卖,又从北方贩卖牛羊到南方贩卖。以此过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暗道埋没人才。

    石秀,原本轨迹中首先在祝家庄成功地从钟离老人那里探明了盘陀路的机关,还帮助陷入迷宫的宋江突围。显示了超强的情报能力。石秀武艺高强,不逊色孙立却故意让其捉住,混入庄内做了内应立下大功,一举在梁山站稳脚跟。

    后来卢俊义被困大名府即将杀头,石秀一人跳楼劫法场,救了卢俊义的性命。一手拖拽着卢俊义,单刀杀伤百八十人。却因不认识城中的道路,被梁中书所拿,与卢俊义一同被打入死牢。可从这一点上说明其武艺高强,战斗力惊人。更是原梁山这锅大杂烩中少有的几条好汉之一。

    刚烈顽强,十分精细、秀外慧中!

    十二个字,足以说明石秀的特点。加上有不俗的武力。可以说眼前这个青年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黄安自然是心中欢喜,定要把他收为麾下为己用。拍拍石秀的肩膀,正准备说着拉拢的言语,

    这时,从石秀身后传来咳嗽声。

    “咳咳……三郎,是何人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相貌跟石秀有几分相似的老者边咳嗽边走来。满脸病容有些憔悴,看着石秀老脸上有些担忧。那表情好像是怕自家侄子得罪官兵而吃亏。

    “叔父,您来得正好。这位是济州都监黄相公。”石秀朝黄安歉意一笑,随即跑到老者身边搀扶住了,边指着黄安小声介绍着边走了过来。

    “老朽见过都监相公。”那老者来到近前,唱了个大喏,躬身行礼。随即看了看黄安身后众军汉,颤巍巍地地说:“三郎年纪轻轻,性子又倔。不懂事,若冲撞相公,有得罪之处还望相公见谅。”

    “哎呀,老人家,你不用担忧。”黄安连忙抱拳还礼,沉吟片刻后开门见山:“其实我此来是见三郎武艺高强,特意是来邀请他入我军中担任军官,做我的副将,不知老人家意下如何?”

    “哦?当真?”老者面露喜色。

    “绝无虚言,就请您老定夺了。”黄安铿锵回应。反倒是那青年石秀呆了呆,显然没想到是这样。

    “好,这是好事啊!”石姓老者大喜,声音有些激动。自家亲侄子入军中做个军官,吃着皇粮,有身份有地位。总好过做小本生意在外奔波。

    “你这臭小子还楞着做甚?拜见大人呢?”老者看向石秀,这才如梦方醒回过神,拜谢黄安。

    黄安伸双手把他搀扶住,见到老者气色不佳染病,想到石秀就是因为叔父中途病逝而做买卖亏本流落街头。又看了看几车货物,豪爽一摆手:“老人家,你身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