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为什么过了两天才拿到?因为余心姚手里的书是出版社寄给他的,免费的,不要钱。

    倒不是余心姚抠门,舍不得一本书钱,主要是自他成名之后,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找他点评,都是主动把书寄过来,已是不成文的规矩。

    钱不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流程。

    余心姚从不看书封、前言、导读什么的,至于序——若是序,那么作者自序还可以看看,他序就不必了。

    因为他个人观点是,最怕先入为主,抱着别人的观点。任何内容,都要依靠自己在书籍里寻找……

    “应该是自序了,一小段。”余心姚瞧见作者把书籍献给自己,“有点意思,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但他们中只有少数人记得这一点。有点嚼头的一句话。”

    开始吃正餐了,《小王子》故事较弱。

    余心姚配合着图片,感觉看着也是比较有趣的,比如小王子让“我”帮忙画一只羊,画了两三次都不满意,最后失去耐心的我信手涂鸦了一个正正方方的纸箱子。

    [这是一个纸箱,你要的绵羊就在里面。]忽悠小孩的话,居然让小王子相信了,他喜笑颜开。

    “好低龄的视角,确实像小孩会相信的事。”余心姚这样说,看完后看了两页,又返回来。

    为什么小孩和小王子会相信?因为他们相信你,以及他们相信身为大人的你,真的画了一支有羊的纸箱。

    包括他在内的大人,利用孩子的“相信”进行哄骗,末了还留下一句只有小孩才会相信。

    “越嚼越有意思啊,希望别是我脑补过度。”余心姚来了兴致,往后看下去,他发现《小王子》的本质是公路,以小王子的脚步为主线。

    余心姚第一次发觉孩子的视角可以那么的独特,世界上有亿万朵玫瑰花,但倘若爱上了一朵花,那么在浩瀚宇宙中,它就是独一无二的。

    国王星球、爱慕虚荣者星球、酒鬼星球、商人星球、点灯人星球、地理学家星球……

    身为专业的嘴臭的文学评论家,余心姚一般,都会从结构、内涵、文笔以及故事等几個方面,用挑剔的眼光观看。

    但看《小王子》却是带着期待,期待描写出小王子眼中观察到的世界。

    倒不是说这本童话这么的杰出,只是……不涉及好坏与否,只感觉有趣。

    比如地理学家星球,这位称呼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地理学家,从不出办公室,他只会从探险者那里获取消息。

    “实践出真理这句话居然能能用如此童真的视角描绘出来。”余心姚说。

    不仅如此,后续还遇到了狐狸,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更是金句频出!

    “难怪老简哪怕落下自己脸面,也要在微博上力推,我有些明白了。”余心姚放下书。

    他看完《小王子》,感觉内心受到洗礼,和看完《平凡世界》《地下室手记》不同,小王子带来的感受是——一个社畜工作辛辛苦苦累了一天,然后坐在公园长椅上发呆,回想起自己曾经也在草坪上跑来跑去,和面前的熊孩子一样。沐浴在儿时的回忆中,仿佛身上的“尸斑”都消散了好多。

    可要说感受到什么大道理?那没有,只是看到了另一个视角下的社会。

    “配图是谁配的?这本书的图片占据了百分之四十的功劳。”余心姚翻看到前页,前面是有责编、特约编辑等信息的,然后他看到了[图:顾陆]。

    图片也是这个作者画的?那就有意思了。

    “也是,图片和文字如此完整,也只有原作者能做到。”

    “有这样一部……”余心姚说到一半停下了,不说了,直接写书评吧!

    余心姚的书评,不发布在微博和公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