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金谷藤实,木谷树实,火谷禾实,土谷根实,水谷玉实,或蒸或煮,或炒或炸,或阴干,或晒干,有些需要九次反复,有的需要六次反复,一一制备好后,研磨成粉,以蜂蜜炼之,成丸,放入坛子里储存。”

    “每日吃上一些,用黄酒运化,吃上个一两年,什么病都要好了!”

    “好古怪的方子!”小红挠挠头,他也没见过这种。

    许甲炼的其实不是养身子的丹药,炼的是修炼用的“饵”。”

    道教方术之中,便有一门,名为“服饵”,也是“外丹术”的源头。

    服此饵,以五谷精粹养五脏,是“炼精化炁”之必备。

    这还是“低配版”,只能当做是仙侠小说里面的“辟谷丸”,当个饱用。

    真要炼制外丹,需要达到大周天后,神魂也能离窍出体,巡游法界,才能以铅汞硫磺等物,炼制“外丹”服用。

    但这玩意,炼起来太危险,一不小心就中毒。

    许甲在前世炼制外丹,乃是采用了“藏药佐太”的法门,当然也培育“六一泥”,但就不是“炼丹炉”了,是“工业焚化高压炉”了。炼出来的丹药别说,还挺管用的。

    只是并非真的吞服,乃是含于舌下,以内息冲刷,将其中的“丹炁”取用,丹渣还是要吐出的。

    丹炁又唯有黄金能锁住,故而丹成后,用金箔包裹,放入玉盒之中保存。

    小红拿着许甲写下的条子连忙去找许母,毕竟管家中支出的是她。

    许母在佛堂礼佛,看了单子,这些东西都不稀奇,至少没有人参灵芝燕窝虫草之类的。

    虽然要的量大,但都是谷物果实之类,单价并不算贵,又听闻是调养身子的方子便批了下来,况且上次李大夫都说许甲的方子没问题,于是点头答应道:“让他折腾去吧,只是要买多少?”

    “少爷说越多越好。”

    “那就除却蜂蜜先买个两斤,其它每样先买个十斤,不够再说。”

    这些果实,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却也不算便宜。而且产出季节不同,一时要收集全了,还得耗费些功夫。

    这边许甲将参片又含了一片,这参是好东西,可惜只剩下半段了,得叫小胖墩再从家里掏些好药材,毕竟他家就是干药材生意的。

    含着参,许甲便又到书房中去。见着许父一边喝茶,一边看文章,便张口道:“爹,那库房的金条我拿个三根哈!”

    “什么?”茶水喷了出来“你拿那东西做什么去?”

    “我拿去打一枚金蟾,做个风水法器,给咱们家旺旺财运,顺便我还要再弄一个文昌风水局,在你这书房,勾一些文运来,好叫爹你文思泉涌,看看能不能相助你考举人。”

    “不是花了,是打成金器啊。”许父听见这个,这才放心下来,毕竟这也不算用掉了,只是加工了,随即道:“青田乡没有打金的作坊,姑娘家做出嫁的首饰,都只能去县里的宝庆坊,那里有银匠金匠,会打些珠宝首饰,收些工费便是,你去他们欺生,我代你去吧。”

    “正好我拿这篇新作的文章,找人品评一二。”

    许甲看了看他新作的文章,努努嘴,这也叫你新作的?这不是我的思路么?

    还有,你是怕我贪了你的黄金么?不放心我?

    不过许甲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吩咐道:“这金蟾需要三足,需要实心,万万不能空心,口中要留一个位置卡口,正好叼一枚铜钱,所以这金蟾重需要八两八钱,不可多,也不可少。”

    “至于文昌法器,则需要一尊九层高的小金塔,只需用六两六的黄金,塔需中空,来放符箓,同时爹你要去找木匠,用桃木,雕刻一尊九层宝塔,约莫一尺高就行,塔底需要可以打开,用来装藏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