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当官。有的稍微负责一些,还会单独开一个小灶,将本地真心求学问的生员,聚集起来。”

    “但往往家境好,世代读书的,反而不会去县学,家学就渊远,贫寒读书子弟,本身就不容易,如何能在县中长住脱产读书?”

    只有几个廪膳生为了一些实发米肉补贴,才会偶尔去报道一两次。

    又有钱,有很会读书的,就会去“书院”,拜师大儒。

    只有一个“镜湖书院”,又叫“鸿鹄书院”,乃是三十年前某任知县,联合本地乡绅修建,请来了本地文坛大家,致仕官员,做山长教授。

    许父曾经想到里面学习,但考试成绩不过,便进不入其中,哪怕砸钱也没用。

    许父还在吹嘘自己文章做得多好,许甲却问道:“爹,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东西忘了?”

    许父听见,这才停止自吹自擂,开口道:“及第,待会到书房来,我正好教教你怎么作文章。”

    许甲:……

    等着许父洗漱一番,换了一身衣裳,这才往书房来了,将一只盒子打开。

    “那宝庆房金匠本来没有这么快的,我加了二十两银子工钱,打金师傅为了拿下这二十两,接的私活,连夜赶工这才做了出来,八两八的金蟾,六两六的金塔。你看看怎么样?”

    金蟾并不大,约莫手把件,一手就可以握紧,三足,细节很是一般,不能说栩栩如生,但基本形式是对的,三足,像是蛤蟆,金灿灿的。

    嘴巴部位也留出一个方形卡口,可以刚刚好卡住一枚铜钱。

    另外一件金塔,形质也正确,塔顶是笔尖状,八角塔檐,还有一个塔基,拢共九层。

    许甲将两件东西收起,随即变了脸色,语气,好像一个老夫子,粗声粗气道:“昨日我将爹你从前练习写的那些文章,都批改了一遍,爹你可以看看。”

    说罢离开了此处。

    许父:?

    倒反天罡了你还!

    可看着许甲精心批改的文章,又念着自己好像确实进步了,这才忍着告诉自己:“他现在不是神仙,也是天上的文曲星,我不能把自己当成是他爹,得把他当祖宗……”

    超级加辈!

    如此这样自我安慰一番,这才坐下,看起了文章批改处,按照这个思路,许父脑海之中的逻辑思路都清晰了许多,等通读了一遍,又叹了口气:“我原先作的还真是狗屎文章……”旋即拿出纸笔,好生又写了一篇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