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关。”

    “同时为了防止并州的三万兵马南下支援洛阳,幽州大都督姚襄会率领三万精兵攻打雁门关,冀州大都督唐绎率领两万兵马兵出井陉,牵制住并州的军队,使他们无法抽身南下。”

    “此战,我军以二十万对八万,优势在我,因此不必苛求速战速决,只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多半年的时间便可以攻下洛阳,继而夺取整个司州和并州,诸位以为如何?”

    在场的文官和武将听完萧恪的话,不由得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少人还连连点头,显然对于萧恪的兵力部署深以为然。

    武将们自然就不必说了,每个人面上都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期盼之色。他们之所以追随萧恪,不就是因为相信萧恪可以最终夺得天下,他们也能跟着封侯拜将,名留青史嘛。

    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他们怎能不为之振奋呢!

    至于文官这边,虽说他们很多人对于带兵打仗一窍不通,但他们也能听得出来,二十万对八万,将近三倍于敌的兵力优势,只要不出意外,攻下洛阳指日可待呀!

    不过他们也清楚,二十万大军每日要耗费的钱粮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对于朝廷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其实这也是萧恪为什么将这些武将和文官都叫来议事堂一起商讨的原因,毕竟战争的本质拼的就是国力,这次出兵攻打司州和并州不仅仅是武将们的事,也需要朝中这些文官和沿途各地官府的支持,譬如为大军招募民夫,征调粮草等。

    就在大事将要议定之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门下侍中薛浦目光却紧紧盯着关中的位置,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大将军,若是顾羽得知我军攻打洛阳,与董逵罢兵言和,率军来支援洛阳,只怕这一仗就横生波折了。”

    虽然薛浦说得委婉,但不少人还是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一旦顾羽率军回援,司州的守军便达到了十三万人,而我军兵分三路,兵力太过分散,反而不好打这一仗。

    哪怕最终朝廷军队不败,可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于朝廷而言,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拖垮整个朝廷的财政。

    在场不少文臣武将听薛浦说得有道理,都不由将目光投向萧恪,想听听大将军如何应对。

    萧恪自然早就想到了顾羽回援的可能,只是淡淡一笑道:“放心吧,顾羽不会回援的。”

    “大将军为何如此笃定?”薛浦闻言不由微微一怔,面上分明有些不解。

    萧恪淡淡一笑:“因为若是顾羽若是愿意放弃夺取长安的大好机会回援洛阳,他便不是顾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