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斩之,北上的道路打通了。

    禀报领导后,萧绎承制,改始兴郡为东衡州。

    欧阳頠授持节、东衡州刺史、都督东衡州诸军事、云麾将军、封新豊县伯,食邑四百户。

    杜僧明授假节、新州刺史、清野将军、封临江县子,食邑三百户。

    令陈霸先进军平定江州,仍授江州刺史。

    侯胜北要是看到这次的封赏,又要为阿父叫屈了:投奔陈霸先都一年多了,在前线又是筑城又是抗敌。过年都不回家,结果还是什么官职都没混上。

    杜僧明也就罢了,他和周文育同时加入陈霸先麾下多年,一直是齐名并列,轮流担任先锋大将,封赏也是应该的。

    欧阳頠这老头,就是带兵去支援了一下,都不敢把攻坚克敌的任务交给那些郡兵,结果封为刺史,官位比辛辛苦苦作战的人还高。

    就凭他年龄大,是岭南名士?

    对了,自己家就在始兴郡,成了欧阳頠的治下子民,真可恶啊。

    陈霸先当然不会管侯胜北是怎么想的。

    讨贼平叛不是去送死,也不是玩过家家的游戏。爆出十万大军,无视补给和后路安全,突进数千里还能打败敌军,那是小说里才有的事情。

    他手上目前有不到三万的军士,粮草充足。得到高凉冼氏的支持,近期还会送过来一批士兵粮草。岭南庄稼早熟,待七月早稻收割,兵粮更是绰绰有余。

    岭南是大后方,必须保持稳固,由稳重可信的人坐镇,欧阳頠就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广州刺史萧勃不能指望,依托冯氏冼氏的支持,高州、罗州等南方百越之地的资源通过始兴郡这道岭南门户,翻越大庾岭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这是全军的生命线。

    始兴郡改为东衡州,欧阳頠持节都督诸军事,把军政全部抓在手中,守护住这块要地。万一有事,位列十八班的云麾将军级别也足够高,可以号令诸将。

    如此后方无忧矣。

    陈霸先再把目光转向前方的江州。

    南康至豫章的路程超过千里,沿途兵站粮道必须畅通,还要防止敌军偷袭。

    由军中资历最深的胡颖任遂兴县令,主管后方事宜,负责接应军粮。再派自己的同族陈拟协助,堪称稳妥。

    南方水路纵横,须收集修缮舟船,选拔训练水师,可以交给侯安都等操办,给新投之人积累功勋的机会。

    出征前的准备工作琐碎繁杂,诸将自去完成各自任务不提。

    陈霸先默默计算,再过二、三个月,自己就可以率军北上了。

    妻儿还是没有音信,他宽慰自己,没有消息便是无事。

    待打回三吴,自然能够夫妻重逢,父子相见。

    -----------------

    另一对父子也在时隔将近一年后重新相见了。

    侯安都在大庾岭砍伐木材,督造舟船,终于能够抽空回去看望儿子。少不得疼爱幼子,考较长子课业,慈父严父一体两面,令侯胜北很是不平。

    虽然侯晓、萧摩诃也一同返回,有阿父监督,不能去山野逐兔猎狐,只是吃了一顿饭,互诉别情了事。

    待查收课业完毕,一顿鬼哭狼嚎之后,父子二人谈论着天下大势。

    自投陈霸先,侯文都的军务庶务都有长进。最主要的是能够获取到各种信息,与幕僚们共话,对于天下局势的了解和看法,大有裨益。

    “我朝西有蜀道,东有长江,天险相隔。虽有叛军作乱,一时并无灭国之祸。

    北朝两国,东西之间无地理天险隔绝,互相攻伐吞并,乃是必然。

    北齐新禅东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