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否则难免被牵连卷入。即便是身处建康、江陵这样的一国之都,也免不了灾劫。

    ……

    当日晚间,侯安都请了周文育前来相聚。自从南康一战后,两人结为好友,并肩作战,交情日益深厚。

    凶汉可谓是陈霸先麾下首席大将,官拜散骑常侍、智武将军、晋陵太守,却还是往日的一副随便装束。

    这次他带了儿子周宝安过来,周宝安年长侯胜北三岁,与萧摩诃同年。一副纨绔模样,身着华丽之衣,和他老子的打扮是天差地别。

    众人入席,饮酒畅谈,话些闲事。

    说起之前出兵援助江陵时,杜僧明半途病死,年仅四十六岁,不禁感慨人生无常。

    讲到徐度率部曲护卫世子陈昌,江陵城陷时,抄小路逃回。(注3)不愧是主公麾下首席谋主,端的是灵活机变,果然好见识,可惜没把世子一起带出来。

    谈到主公现在身居三公的司空一职,征西大将军,长城国公,赐班剑二十人。当初起兵之时,只怕做梦也不曾想过能有今日之高位。

    只是世子陈昌被掳到北朝,主公膝下唯有这一子,如今身陷敌国,不知几时才能得重逢。

    陈霸先每日外表一如平常。但是跟随多年之人,都能够够觉出他在强行压抑和回避想起此事,甚是可怜,却不能劝说挑明。

    再提起主公之侄陈蒨,与侯安都同年,沈敏有识量,有容仪,举动方雅。主公甚爱之,常称此儿吾宗之英秀也。

    这几年以来,陈蒨起初接任陈昌的吴兴太守,讨平宣城劫贼。北伐广陵担当前军,屡立战功。麾下羽翼逐渐丰满,可见主公有栽培之意,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话题又转向外部局势,江陵伪帝、湘州王琳、郢州萧渊明、广州萧勃等人,各据一方,心怀鬼胎,互相算计。

    偌大的一个南朝被割裂支解,而且西面丢了蜀地,北方失去淮南,少了一大片领土。

    相对北朝两国的实力蒸蒸日上,如果本朝不能尽快讨平各方,再立江山,未来实在堪忧。

    说到这里,侯安都很是批判了王僧辩一番。

    这位老将军身居高位,政务军事一手掌握,坐拥大军镇守建康,名实相符。于朝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那一人的晋安王萧方智也是王僧辩一手扶持,实际也是对他言听计从。

    王僧辩就是过于谨慎,对北朝骨头太软。北齐打过来吃了个败仗,就打算改弦易辙奉立贞阳侯萧渊明,可把主公给气得够呛。

    王僧辩和陈霸先两人关系虽好,有儿女亲家之约。可碰到这种究竟奉谁为主的国家大事,王僧辩推翻先前约定,而且改立的是北朝扶持的君主,终是不妥云云。

    侯胜北听得津津有味,对当前局势有所了解,大有收获。

    周宝安却是甚是无聊,只想谈些纵马牵狗,醇酒美人之事。(注4)

    他和侯胜北搭话,两人喜好完全不同,话不投机。

    见侯胜北心思都在听父辈说话上,无心搭理,随口敷衍。周宝安是恶少脾气,哪里忍得住,当席便要发飙,抄起酒樽就扔过去。

    侯胜北闪身灵活避开,周宝安不依不饶,还要过来厮打,却被萧摩诃轻易制住。

    周文育待要痛斥,侯安都连忙打个圆场,说小辈玩闹而已,值得了什么。

    事情也就过去了。

    周文育感叹自己忙于军旅征战,忽略了后代教育,很是说了几句周宝安,又称赞侯胜北举止有度,让儿子多学着点人家。

    酒到这里也喝不下去了,罢宴各自散去。

    周宝安心中暗恨不已,和侯胜北初次见面便结下了仇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