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策略,就不是他现在所能看清的了。

    本朝就算具备了三国时东吴的实力又如何,远不及前朝南渡之时,比宋齐梁差得远了。

    可谓最弱南朝。

    幸好北朝眼下还是分裂为二的状态,否则就是晋灭东吴的局面了。

    回想一下阿爷讲的天下三分的故事,捻着手腕的红豆串,想要获得些灵感,侯胜北继续写道:

    “天下三分,北周镇关西,北齐据河北,我朝有江东,当休养生息,静观天下之衅。”

    “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必相征伐。”

    “会当有变之时,我朝则联周攻齐,夺取两淮。有东海盐、徐州铁、寿春粮,进而西窥中原,北进青州。”

    “若得青州,此乃战国齐楚联合之势,立国之本足矣。”

    “此后之事,小臣愚钝,不能明也。”

    侯胜北想了一想,想起萧妙淽和阿父所说,鬼使神差地又写了一段:

    “我朝非一家一姓,有世家、豪族、寒门、农户、兵户、商贾、奴婢、僧尼等。孰为敌,孰为友,利出一孔,力出一孔。以我之聚力,对敌之散漫,则无不可胜也。”

    写完交卷。

    还不能走。

    这次阅卷的有太子少傅王冲、尚书左仆射王通、都官尚书袁枢、五兵尚书王瑒,四人正好分别是六十岁、五十岁、四十岁、三十岁的各个年纪,三位出自琅琊王氏,一位出自陈郡阳夏袁氏。

    四人看完之后,挑出认为值得一读的,献给陈霸先过目。

    一百多份卷子,真的能够入得了眼的,不过十之一二。

    侯胜北心想,要不是阿父就站在这里,说不定你们这些个高门世家,也要把我的卷子给筛了去,哼。

    陈霸先快速看完,传下口谕:侯胜北、荀法尚二人留下,其余人等可以退去。

    还没完啊,侯胜北看向荀法尚,发现对方也在看着自己。

    两人相视一笑,好奇彼此究竟写了些什么。

    ……

    国子学的其他生员行礼参拜退下,片刻之后,陈霸先君臣一行移驾太极东堂。

    太极殿的东堂是至尊与宰辅政治决策的重要场所,也是宴赏大臣、讲论学术与询问政治的场所。相对的西堂为即安之地,至尊休息的场所。

    看来还是不能放松啊。

    陈霸先步下丹墀,来到身高和自己相若的二个年轻人面前。

    只见一个英气勃勃,一个温文儒雅,都充满了青春活力,他轻轻叹了口气。

    陈霸先的脸色已经掩盖不住病态的青灰,嘴唇泛青紫,不过精神状态还好。(注1)

    他看着二人微笑道:“你们两个,对于形势的分析倒也罢了。关于今后方策,不约而同地都强调了江州的重要性,先定江州、再取湘州,然后稳定内部,到这一步还是意见一致。”

    “之后就出现了分歧,一个说要联周攻齐,夺取两淮,北上青州。一个说要联齐攻周,中取荆襄,西进巴蜀。”

    “朕觉得文中意犹未尽,你们不妨再展开深入议论一番,也让众位大臣听上一听。”

    侯胜北和荀法尚又对视一眼,原来是要再让我们辩论啊,暗暗思考怎么论述观点。

    只听陈霸先说道:“议论须得有个章程。天时且不可知,就按前例、大势、地利、人和、军争的几个角度,尔等分别论之吧。”

    除了几名阅卷官之外,丹阳尹侯安都也在场,荀朗则是跟随临川王陈蒨镇守南皖不在。

    其他还有左卫将军胡颖、侍中、忠武将军杜棱、中领军陈拟、尚书左丞徐陵、尚书右丞谢岐、各部尚书、国子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