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声损失。

    再加上文章最后还有极为有效可行的治理计划,条分缕析,还附有专业织工和水利师的献计献策,看起来可行性极高。

    于是掌门立刻同意了李白龙的提议。

    有了百花谷的强压,无论县衙还是织户都只能听从,治污规划工作就此展开。

    迄今县城河道,已能盛开莲荷。

    穿越之后,也曾除恶扬善,也曾扶助弱小,可治污治水是李白龙顶着许多人的反对和不理解、最终做成的,而且也确实如上一任县令所说,是功在子孙千秋的大事,算是他穿越之后的生平第一等畅快事。

    但这事儿还有个挺大的插曲……

    ——那就是《临县调查》这篇小作文被爱嘚瑟的杨瑛掌门拿去跟闺蜜们吹牛逼,说瞧我门下唯一男弟子竟是如此逸才,可见我力排众议收他入门是如此英明神武云云……可惜掌门忘了告诉闺蜜们不要转发。

    所以吹着吹着,这篇文章便被吹到了某位朝堂重臣的案头。

    之后场面便控不住了。

    起先是被这位重臣点赞之后发到朋友圈、分享给了同僚们。

    而后开始小范围传播。

    最终落到了本朝计相的手里。

    计相坐镇经纬局,管理天下统筹事,最重实务,一观此文,如获至宝。

    看了数天之后,又传堂下官吏习之,锐评说“调不厌精,查不厌细,如此有益国家,汝辈当效此法,勿惜纸墨”。

    意思让公务员们好好领悟其中的方法论,以后公文奏章就照这个来。

    作业加了许多倍,官场上肯定很高兴,对李白龙的感激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计相实在过于喜欢,天天在他的朋友圈里狂推。

    众所周知,大领导们总是爱折腾的,毕竟他们当年都被折腾过,现在折腾也折腾不到自己身上,那当然更要可劲儿折腾了——毕竟我当喽啰时被折腾,做大哥时却不去折腾别人,那我当年不是白被折腾了吗。

    于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效此法”的命令已经扩散到了整个朝堂几乎所有行政部门。

    高兴的官吏肯定更多了……

    果不其然,沐清歌眨了眨眼睛,低笑道:“三年前的事啦,那段时间阿兄和父亲天天秉烛至深夜,翻来覆去地看师兄的文章,一边看一边抱怨,说您没事找事,害得他们如此辛苦……师兄肯定不知道吧。”

    李白龙无奈道:“惭愧惭愧。”

    我他妈当然知道了,否则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敢去考武举?

    当然是害怕各大考场上出现考官监察们“穿白袍的便是李白龙!”“竟是此獠?”“苍天有眼!今日送到我手里!”的切齿低语啊!

    沐清歌抿嘴道:“我听阿兄抱怨久了,自己寻来《临县调查》看了,只觉内容枯燥、让我昏昏欲睡,但粗略看来,其中记载极为详实,甚至连贫贱丐户的话都会一一记录。当时我就在想,写这文章的一定是个细心善良的人,后来才听说,竟就是百花谷的李师兄……”

    “这么说来,在三年前已有缘分了。”卫衡兰看了李白龙一眼,瞧他面对可爱师妹的称赞,依然面不改色,心中暗自点头。

    她口中笑道:“看来不必担心你们相处生分了……天色既近中午,我们用过午饭,你们便出发去临县吧。”

    三人在卫衡兰的居所用过午饭,三师伯又跟沐清歌说了些体己话,李白龙趁机去寻二师姐、聊了聊沐清歌之事,又去师父的院子看了看。

    师父未归,房间倒也有人日日打扫,他替师父处理了一些积压事务,无非是天衣阁的订单往来、供需之事。

    ——师父在谷中的权职主要有二,对内是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