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在眼前,不看白不看。

    眼前一片阴影笼罩,纪元下意识一抖,一种莫名熟悉的班主任气息来临。

    不知什么时候,赵夫子走到了窗外。

    赵夫子本以为纪元在走神,又扫了眼他桌子上的东西,这才道:“先抄录。”

    抄录?

    对啊!

    现在也背不会!

    不如先抄!

    纪元立刻动手,一整天的时间,都在抄这本《文公集注》。

    好在字数不算多,紧赶慢赶,也算抄完,那字迹却只能自己看懂了。

    纪元把书还给安大海的时候,低声道:“那我也算欠安小河一个人情了。”

    谁料安大海道:“这书是爷给我看的,他说一家人不能藏私。”

    安大户一家四十多口都不分家,各房都有差事,明显是以公为主,这也不奇怪。

    “但他说不能给外人看。”

    这指的自然就是纪元,所以要偷偷摸摸的。

    古代书本金贵,不让人看很正常。

    “可今日上学前,安小河过来像是提醒我,你跟纪元关系那么好,不给他看看吗?”

    啊?

    这,这安小河是故意的?

    安小河正好路过,压低声音:“算还你的。”

    昨日他娘拉着他去见赵夫子。

    要不是纪元说出时间太短,只能背四书或者时文。

    后者还难上加难。

    他娘也不会那么轻易绕过他。

    昨日回去后,也不逼着他背天书了,终于能按照正常进度学习。

    安小河没想到,自己之前害得他试卷上的乌龟被夫子看到,纪元竟然也不记仇。

    这点安小河想错了。

    在纪元眼中,安小河安大海都才十一岁,他怎么可能跟一群小学生计较。

    那他白长那么大年纪了。

    只是在外人看来,八岁的小纪元实在大度,丝毫不记仇,还能带着同窗学习。

    纪元笑眯眯道:“好吧,那以后共同进步。”

    这话说的,更像是大人在包容小孩。

    气得安小河直接离开。

    安大海倒是习惯了。

    别看他比纪元大三岁,身量也比他高许多,却已经习惯听个头更小年纪也更小的纪元。

    没办法!

    谁让纪元聪明啊!

    四月份一天,天气更热,日头也愈发长了。

    纪元平时放的三头牛,陆陆续续拉出去干活。

    安大户那边还好,他每天去打扫牛棚,搅拌饲料,依旧管着三顿饭。

    但纪三婶纪三叔那边,以他不用每天放牛为由,把每日两个铜板给扣下。

    听说他们准备再出点钱,送十三岁的纪利去县城当账房学徒。

    之前想让纪元过去,断他科举的路,既然没断成,还是继续给自己儿子铺。

    纪元见此也明白,当初这两位说送他去当学徒,估计也是故意捣鬼,毕竟真的能去,纪利早就去了。

    何必现在还要去送礼。

    不过现在跟他没有关系。

    一天有三顿饭,每日读书习字,加上他之前买的笔墨纸张,已经足够了。

    纪元背书之余,也勤写文章。

    他自己家里的院子,被他收拾出来,铺了沙子,先在沙子上写一遍,再誊抄到纸张上。

    这样既省纸,还能多练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