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但他继续努力,把希望放在第三次考试上,结果依然是名落孙山。

    先后三次榜上无名,让他也耗费了近9年的时间。

    已经23岁的李时珍彻底对科举灰了心,他决心放弃八股文,放弃科考,转而跟父亲专心学医。

    十几年后,他因为医术精湛而被举荐进入太医院。

    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花了29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著工作。

    这部旷世之作共有52卷近200万字,里面记载药物1892种,搜集独特药方11096个,并绘制了1160幅详细的插图,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惜现在版本的本草纲目,已不是几百年前的本草纲目了》

    《一辈子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一件事,而且是利国利民的事,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功在千秋,令世人敬仰》

    《感谢李时珍,用尽毕生,为我们后世人留下如此宝贵的本草纲目》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李时珍胸怀百姓,胸怀大爱》

    《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是中年丧父,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编写完本草纲目之后在刊印出版上也花了大量的时间,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看到出版后的本草纲目》

    大明。

    李时珍:最后还是没有考取功名吗?好吧,看来自己没有当官的命,那就好好钻研医术吧,争取早日完成《本草纲目》。

    看到自己第三次科举还是没有高中,他不免有些惋惜。

    如今看来,可能他天生就没有当官的好命吧!

    不过俗话说,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虽然他没能在仕途上干出一番成就,但他凭借编著的《本草纲目》流芳百世,在史书上留名。

    对于这一点,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试着走另外一条路。

    既然他天生适合学医,那他也不准备第三次科举了,直接开始跟着父亲学医吧!

    万历皇帝:来人,把李时珍找来,让他去太医院学习,朕等着他的《本草纲目》面世。

    他大明的李时珍名垂千古,被无数后世人敬仰,他身为大明的皇帝,面子上也很有光。

    而且从后世人对李时珍的敬重就可以看出,《本草纲目》这本医学巨著有多么重要。

    他把李时珍招进太医院学习,也是希望在太医院御医的教导下,李时珍在医学上有更大的成就,说不定编著的《本草纲目》比原先历史上那本要更好。

    他期待李时珍尽快编著出《本草纲目》,好造福大明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