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夫家姓沈,自己姓刘,因此村里人都叫她刘婆子。

    这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整天东家长西家短,丈夫性格懦弱,只会土里刨食,两个儿子一把年纪了,整天游手好闲,田也不爱种,村里人人避之,可就是这样的人,婶婆却跟她关系很好,来往密切。

    估计这次沈家挣钱了的事,就是婶婆告诉她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她选择问大伯母,而不问胡氏和罗氏呢?那是因为大伯母裴氏,也就是燕子,性格最绵软,最好性。

    而胡氏不用说了,经常黑着个脸,虽然是刀子嘴豆腐心,但也不是省油的灯。

    而自家娘亲,虽是小辈,但是做事风风火火,火辣的性子也不是好惹的。

    “哪里的话?怎么就发财了,快别说这种话,没得被人笑话了。”大伯母果然最绵软,说出的话来轻飘飘的。

    但是显然这个婆子不准备就这样放过她,又急急问道:“怎么不承认?你们发财了好歹帮衬帮衬村里人,眼看着我们都要穷死了,你们可不能不管啊。”

    海棠听她这样说,知道是个难缠的,也厌恶这种人。那语气。好像沈家就应当大大方方把挣钱的门道说出来一样。

    “她大婶,你怎么说话呢?你哪里看到我们挣了很多银子?”胡氏出声怼她。

    “别说我们家没挣银子,就是挣了银子跟你什么关系?别那么不要脸。”胡氏可一点不顾她的面皮,黑着脸骂道。

    “嫂子,你这说话就难听了,再说了,你家不是还告诉沈高地他们家挣了银子,咋就不能告诉我了,哼!”刘婆子听见胡氏骂他,也有点恼了。

    胡氏不接她的话茬,低声骂道:“还不快回家去干活,养你们有什么用,不知恩图报的玩意。”

    说着带头转身离开。

    裴氏罗氏都知道婆婆是在指桑骂槐,并不生气,带着孩子跟上胡氏。

    那刘婆子也不以为意,眼睛溜溜转着,不知道又在琢磨什么坏主意。

    海棠刚好转头看见这一幕,只觉不好。心里想着,回家还是要跟祖父提一下才好。

    还有那婶婆,也不知道跟那刘婆子还说了些什么,也要注意点。

    回到家,男人们祠堂祭祖已经回来了,四人又张罗着去先人坟前扫墓,一时又准备香,准备黄纸。

    海棠也没找到跟祖父单独说话的机会,只得将此事按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