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和二姐锦葵都是温温柔柔细声细气的,只有海棠活泼跳脱,性格潇洒。

    海棠穿着她娘新给她做的粉底白花的衣裳裤子,睡在躺椅上看树荫从左移到右。闻着满院子炸糖糕和炸菜角的味儿,她大大的吸了一口气,心说:这才是她记忆中农村的味道,炊烟,油香,饭菜香,花草香,麦子香……

    午饭还没做得,沈高山从田里回来了。回来时一脸的笑意,直说着,山边麦田的麦子能割了。今天就开始割!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端午饭,满仓一家也要留在家里割麦子,这两天食铺暂时不开门,“民以食为天”,农忙时节,凡是家里有田地的,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先丰收!

    吃过午饭,沈高山套了自家驴车,用驴车把要用的农具大扫帚、木叉子,木耙子,镰刀,扬叉一趟拉到地里。

    买回来的小驴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喂养,已经长大了一圈。

    沈高山带着两个儿子开始下地割麦子,胡氏就带着两个儿媳清扫院坝,打扫干净了好晒麦。

    不一会,就有许多跟沈高山家换过工的相熟的村民过来帮忙割麦,沈高地两夫妻也在其中。

    “大哥,我来帮你割麦。”沈高地招呼着。

    “哎,你家麦子什么时候割得?”沈高山应了一声。

    “我今天去看了看,还得两天左右,先帮你割完。”沈高地也麻溜的跳下田,挥动镰刀就开始割了。

    “好勒。”

    按道理,有人帮忙做工是要留饭的,胡氏安排罗氏做饭,茉莉锦葵海棠打下手。都半大的女孩了,茉莉一转眼过个几年就要说婆家了,晒很了,白不回来。

    胡氏0和裴氏则去了麦地里,一则是给帮工的人送茶水,二则也去帮着割几镰刀。

    乡下人是很重视农忙时这几餐饭的,有帮忙的人在家吃饭,因此,罗氏今天做饭也是卯足了劲儿。

    稀饭吃了不顶饿,罗氏就和面蒸了一大笼馒头做主食。硬菜就做了红烧肉炖菜梗,干力气活没点荤菜可不行。年下没吃完的腊鱼也一起蒸出来,加点辣椒有滋味下饭的很。

    “娘这么热的天,你凉拌两个爽口点的小菜来吃呗,爹爹,爷爷他们肯定也喜欢吃的。”海棠见他娘做的都是肉之类的,自己想吃点清淡的小菜。

    罗氏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是,天气太热了。”

    菜园子里种下的青菜,已经可以吃头茬了,锦葵薅了一些,罗氏清炒了一盘。

    “娘,这个凉拌的吃。”海棠提了一个小篮子,篮子里装的满满的蒲公英。

    “这个能吃?”罗氏一脸疑惑。

    “这个是蒲公英,你打猪草的时候不是也经常打来给猪吃吗?上次说我们草药的老爷爷到我们食铺吃饭,他告诉我的说这个是一种草药,也可以凉拌来吃,做菜吃。是清热下火的。”海棠一边手上洗着菜,一边说。

    “那敢情好。”罗氏笑眯眯的就接受了海棠的话。

    “娘,只吃馒头是不是太干巴,得配个汤啊。”海棠又建议到。

    罗氏转念一想,是了,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但是现在去炖大骨头汤,鸡汤已经来不及了。罗氏也不愧是灶中好手,马上就想到用鸡蛋汤代替。于是今日的菜中又多了一道鸡蛋汤。

    到了饭点,全部割麦的人都回来吃饭。由于人不少,已经割完一亩地了。吃完饭,大家坐着歇了一会,说笑了一刻,便都自回自家,只说好明天继续来帮忙。

    第二天一早,相熟的人都来帮忙,割麦的割麦,挑麦的挑麦,沈家的驴车也出动拉麦,很是热闹。连桑榆的学堂也放了两天假,农忙帮着收麦。

    沈家没有供着一个死读书的人的道理,沈高山经常说“耕读传家”,耕田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