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百上千的流民乞丐,登时一窝蜂就围了上来。

    有个流民喊了句:“就是这位哥儿,昨天在东直门外布施的,有粥有馒头还有肉包棉衣呢,今天又来这儿布施了!”

    此话一出,现场更是躁动起来。

    好在有赵猷和一些亲军营官兵护卫,倒也不至于有谁敢强抢。

    当即,袁庆柏带着赵猷和官兵们,对流民乞丐们布施起来。

    若是老弱病残,可得热粥和肉包,也可得棉衣,其他人可得热粥和馒头。

    “多谢哥儿,哥儿是积福行善的好人啊!”

    “哥儿救了我儿子的命了,我……我给你磕头了!”

    “……”

    有人对袁庆柏感激涕零。

    也有人吵闹着让袁庆柏给肉包和棉衣。

    还有人喊叫着希望袁庆柏买下自己或自己的亲人。

    多少天潢贵胄豪门子弟,身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不能同情到人间苦难,甚至对人间困难不屑一顾。

    袁庆柏虽是凤子龙孙,今生并未经历这种人间苦难,但他还有一个前世,前世的他经历过类似的苦难……

    眼下,他对眼前这黑鸦鸦的流民乞丐,是能有一些发自内心的同情的。

    “天子,天子,何为天子?”

    “权倾天下者,是天子。”

    “可让天下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有家住,才更是天子。”

    “……”

    袁庆柏神色严肃,心下自思。

    他没有发现,不知何时,附近不远处多了辆马车,车内坐着一位鸡皮鹤发的老人,正通过掀开的车帘望着他。

    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里头坐着袁庆梁、袁庆棠,两人也都看到了袁庆柏布施的情景。

    袁庆棠脸色难看,意识到,本就已深受景安帝喜爱的袁庆柏,这回闹的这出布施,又会让景安帝对其愈发喜爱。

    袁庆梁主要想的是,那成百上千的流民乞丐怪可怜的。

    袁庆梁下了马车,来到前方的马车旁,对景安帝道:“皇祖父,请容许孙子也去布施布施。”

    景安帝心里欣慰,嘴上道;“伱又没准备布施的东西。”

    袁庆梁掏出一张银票:“孙子这里有张五百两的银票,可以布施出去。”

    景安帝:“……”

    他了解这位皇长孙,知道这位皇长孙颇贤,而且有些憨厚,哪有拿一张五百两银票去布施的哦。

    景安帝道:“可带有银子?”

    袁庆梁眨巴着眼:“只带了两块散碎银角子,都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的。”

    景安帝道:“你去挑两个老弱妇孺,每人给一块,便算你布施了一场,银票就别布施出去了,五百两的银票一布施,会起乱子的。”

    袁庆梁“哦”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