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周,吏治败坏,贪官污吏横行,财政亏空严重。

    人丁、地亩的双重征收标准,也让无地少地的农民负担大。

    官员还任意加派火耗,肆意侵贪。

    官绅则不当差不交税。

    还有各种天灾。

    等等等等。

    这些严峻的问题,景安帝其实几乎都知道。

    他也想治理这些问题,但他又不狠心去治理,他也老了,力不从心了。

    他曾打算放权给太子,然而太子实在是废物,是個酒囊饭袋。

    他交给太子的重要事务,太子几乎就没一样能办好的,反倒是太子的跟班三皇子和九皇子这两弟兄,办出了一些成效。

    至于皇子党的五皇子、七皇子、十一皇子这三个。

    呵,他心里一本账都记着呢。

    在他看来,这三位皇子都是争名夺利的一路货色,什么正事要事交到他们手里,都会被他们用来争名夺利,办实事反倒成了无关紧要。

    因为如此,五皇子才会成为如今朝堂很多人认为的“贤王”,在朝堂的人心,远胜于其他皇子,包括了没废之前的太子。

    呵,虽说朕治理天下确实有些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后。

    可朕毕竟是少年登基当了几十年天子有着文治武功的老皇帝啊,你们这几个皇子当朕是个糊涂虫不成?

    你们这几个儿子的结党营私,朕岂会不知道?

    一味地撞木钟!

    谁能踏踏实实办实事,谁能办出成效,谁真心对朕敬忠敬孝……

    朕心里也记着一本账呢!

    朕可是天子,权倾天下的天子!

    这天子之位,朕要给谁,才是谁的,朕不给谁,谁也抢不到!

    想着想着,景安帝深深叹了口气。

    他心中感叹:“老大是彻底废了,庆梁颇贤,却也不适合当天子,是时候为了朕这位天子也为了大周天下定一位新储君了。”

    他有过直接传位给皇长孙袁庆梁的心思。

    但是,皇祖父传位皇孙,这不成体统。

    而且袁庆梁这位皇长孙颇贤,有些宽厚,却不适合当天子。

    而排除了废太子和袁庆梁这对父子,再考虑到皇孙庆柏……

    但他还想再考察一番。

    毕竟此事甚大,甚为紧要。

    你们以为朕真的老得快死了吗?

    告诉你们,朕的身子,朕自己清楚。

    朕可不会急着去死,保不定朕还能活十年呢!

    袁庆柏没有想到,他此次布施祈福,本意依然是讨好爷爷,也是在敬孝。

    然而,此事不仅帮助到了神京城内外的流民乞丐。

    也让老爷子下定决心要在太子和皇长孙之外定一位储君了。

    老爷子心中甚至已有了较为明确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