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亲生娘亲是柳菡晚,结果心生大志去拿了印章,让皇帝坏了印象的同时,又能讥讽一番柳菡晚的出身和痴心妄想。

    让他们母子俩成为这皇宫里的笑话?

    仪妃倒是没有想到后面这一种,她只是想着拿赵远试探一下皇帝的态度罢了,为她以后的亲生孩子探路,但若是以后她依旧怀不上孩子,赵远就是她的儿子了,所以这一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没往柳菡晚那边想。

    柳菡晚也早就打听到了这事,她同样觉得让小九拿印章不妥,不管以后如何,此刻的她是没想让儿子去夺嫡之类太远的事。

    所以她暗中吩咐周奶娘教赵远拿笔墨纸砚还有书本等同样有好寓意的东西,不出格,也不会低了身份。

    周奶娘胆子小是小,但这种为了赵远好的事还是愿意做的。

    横竖小孩子不可控,到时候拿错了仪妃也不至于把奶娘们的命都给扬了,全后宫都看着呢。

    她听柳菡晚那边吩咐,教赵远拿书本,同时还有皇帝送仪妃的那枚玉佩,若是拿了玉佩,仪妃肯定也会高兴,并且这个东西也没有印章那么敏感。

    这会儿赵远在原地左看看,右看看,抬起头,周围人的神色也各不一。

    有的看热闹,事不关己,有的怀着恶意,有的轻蔑,有的期待……

    赵远知道,哪怕他是仪妃的孩子,他在这群人眼中也并不会多高贵,冯骥在皇帝面前很受宠,满朝堂都知道冯骥打仗厉害,但他的功绩还真没有到碾压其他人的地步。当下的人群中,不少都是当初跟着先太上皇和先皇打天下的功臣,还有跟着当今皇帝造反,有从龙之功的人。

    当今皇帝从出生到成年,都是夺嫡的热门人选,但他其实并不是直接上位的人。

    早在夺嫡之争刚明了的时候,皇帝背后的平国公老死,平国公也就是太后的亲爹,当初平国公是跟着先太上皇和先皇打天下的人,威望甚重。

    但随着平国公身亡,小一辈又跟不上,平国公府就显得有些落寞了。

    不过那个时候皇帝背后人多,本身自己也有能耐,立下过无数军功,身后追随者甚多,所以平国公的死亡并没有让皇帝的声望减弱多少。

    但皇帝能够压下自己的一众兄弟,不代表他能压得住自己亲爹。

    先皇晚年头脑发昏,非得立自己的小儿子,也就是宠妃之子上位,为了让皇权平稳过渡,他甚至不惜直接禅位给小儿子,亲自为小儿子巩固皇权,先皇同样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威望怎么可能比不上皇帝。

    于是皇帝连带着几个兄弟,就都被赶到封地去了。

    但先皇身体那会儿已经到了极限,才禅位没多久,就没了。

    小儿子本身就不得臣心,当初那些臣子只是被先皇给强行压下,实际上反对的声音不小,等先皇去了,小儿子别说是镇压最棘手的燕王了,其他那些当初被燕王压下去的兄弟们他也扛不住。

    先皇去世之后,各个王爷纷纷起兵造反,燕王也一马当先。

    最后的结果也很明了,燕王力压众位兄弟成了皇帝,对了,现在边上对赵远虎视眈眈、眼神不大对味的,就有当初的几个王爷。

    皇帝上位之后,直接把这些人扣留在了京城,不允许他们回去。

    而冯骥天资出众,资历却浅,近年来压下一众根基深厚的老臣,独得皇帝的看重,看不惯他的人多着呢。

    可以说赵远并没有因为冯骥的威名而被人重视,反倒是因为和冯骥的关联,让诸多世家官员等对他格外排斥。

    当然,赵远会在意这些也就怪了。

    他才懒得理呢。

    再怎么看不惯他,也不至于直接冲上来杀了他,他又对皇位不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