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一点道:“建虏之罪行,罄竹难书,天下皆知!朕带诸将士讨贼,顺天意,得民心,根本无须多此一举!朕亦有这份自信。朕问尔等,可愿随朕杀贼?“

    “杀贼!”没有事先的约定,更没有事先的安排,几乎所有的将士,都不约而同地齐声大吼,回应崇祯皇帝道。

    或者是一声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几万将士,又继续大吼着表达着:“杀贼,杀贼……”

    城头上,崇祯皇帝的后面,站着同样一身戎装的海兰珠。此时的她,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听着几万将士的吼声,忽然深深地感到后怕,要是自己不加入聊天群,不劝额祈葛改投大明而继续和满清勾结在一起,那整个科尔沁族,也必定在年轻皇帝的带领下,被眼前的明军碾成粉碎!

    海兰珠转目四顾,看到站在一边的众多明军将领,一如曹文诏,曹变蛟,冯德华……甚至连登莱巡抚卢象升,都是神情激动,渴望一战的表情都刻到了他们的脸上。听着耳边还在传来的一阵阵“杀贼”声,她又不由得暗叹,明军士气之高,真是前所未见!哪怕是自己以前在满清鼎盛时候,也没见过满清军队身上有如此之高的士气!

    不过她想了一会,忽然又欢喜了起来。眼前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已露峥嵘,已现君威的大明皇帝,是自己的夫君。科尔沁族和大明,已是彼此一体,皆为大明。英雄盖世的大明皇帝,是自己的皇帝,精锐强悍、士气高涨的大明军队,是自己的军队!

    我骄傲,我自豪!

    崇祯皇帝自然不知道,身后的海兰珠,此时已把她自己真正地当作了大明人。此时的他,也是心潮澎湃,等了一会后,只是伸手一示意,如海啸般地吼声,顿时戛然而止。

    如臂使唤!崇祯皇帝相信,眼前的这支军队,就是他的军队,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他手中夺走!因为这支军队的每个人,都认可了他,而不是皇帝的名义而已!

    崇祯皇帝没有再多废话,只是宣布道:“杀虏祭旗出征!”

    旨意一下,索尼等被俘虏过来的那些满清军卒,被锦衣卫亲军拖了上来,堵着嘴巴,一刀一个,祭旗出征!

    当梦寐以求的灭虏之战这一刻终于来临时,明军将士们反而不再那么激动,一个个遵从号令,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的皇帝已经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他是有能力灭掉满清的,这些年来连续的胜仗就是实证。而如今,他们也不能负了皇帝的期待,同样要回报皇帝给了他们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

    大军开拔,经过城门洞,穿过鞍山驿堡时,所有的军卒,都向城头上的崇祯皇帝行注目礼!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带有一种狂热。

    和皇上一起上阵杀敌,此生不虚也!

    与此同时,远在大明最南边的安南都统使司,南边的阮主乃是阮福源。说到这个阮福源,其实也是一个人物。

    第一任阮主是阮潢,在临终之前曾交代:顺广北有横山灵江之险,南有海云碑山之固,山产金铁,海出渔盐,实英雄用武之地。若能驯民厉兵与郑氏抗衡,足建万世之业。

    于是,阮福源雄心勃勃,在继承阮潢的位置后,就开始切断和北方郑氏主权的宗藩关系,首先进行行政改革,设立舍差司(掌诉讼)、将臣吏司(掌钱粮)及令史司(掌正营军饷及祭祀),将境内官员的任命权握在自己手里,后黎朝留下的官府机构改为直接听命于阮氏,这就直接等于是独立的王国,并和北方的郑氏交恶开战。

    一开始的时候,郑氏所占土地人口都多,实力更强,但阮福源利用天险防守,且在1615年的时候,他就勾结了葡萄牙人,把港口费福给了葡萄牙人,以此换来了葡萄牙人的全力支持,火器的先进,远非北方的郑氏可比。

    在安南南北纷争中,徐光启作为钦差曾到过安南,不过他的目的只是要求朝贡粮食,当时两边打嘴仗,他也没有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