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尔衮给击败。他们这些朝鲜伪官,无不为即将到来的命运而担忧。

    这个时候,还一直想着紧抱多尔衮大腿的人,已经不多了。一个个都有着各自的打算,企图保住自己的小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各种应对眼前危机的办法,无关于节操,都一个个想了出来,并付之实施。

    然而,接下来的形势,又让所有人有点看不清了。甚至连多尔衮,都有点纳闷了。

    进一步证实仁川登陆的明军就是明国新军,且数量至少在上万人之后,多尔衮是真得吓到了。他不觉得靠他目前手头的兵力能挡住明国新军。因为他知道,新军之强大,还体现在火器火炮上。汉城的城头上虽然也有大炮,但和红夷大炮比起来,不管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远不如的。据城而守,又外无援军之下,汉城被攻破便是迟早之事。

    因此,多尔衮立刻就着手准备要向东转移。至少大清的百姓和军队,要向东转移。幸好之前也留了后手,已经准备了船,要是一个不对,就上船逃去倭国。

    想起这个,多尔衮又不由得暗自庆幸,要不是豪格突然回心转意,把海船还了一些回来,这次还真没法撤往倭国了。

    不过,如今事出突然,仓促撤往倭国的话,撒在各地的兵力就没法收拢,自己的实力也将大减!这么去倭国的话,很可能会被豪格压制!

    想到这里,多尔衮也非常头疼。要是能打赢明军的话,就一切都没问题了。可如今既然打不赢明军,就只有撤了。

    但仁川离汉城就这么一点距离,明军眨眼便能打到汉城的,要撤的话,就要趁早。如此一来,虽然能逃得性命,可……

    想到这些,多尔衮不由得又叹了口气,无奈之下,他只能,也只有一个选择可以选,那就是在明军围城之前撤走!

    一边在紧急准备着撤走,一边又带着点希望,关注着仁川明军的动静。

    仁川,明军上岸之后,便开始修筑营地,做出的是防御姿态,并没有立刻开始进攻。这个情况,随着满清探马报到多尔衮这里,简直是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俗话说,兵贵神速,要是自己是明国将领,那趁着对手来不及集结兵力,肯定第一时间打到汉城来了。多尔衮心中想着,他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探马被明军的假象给骗了,就又连续派出探马继续查证。

    结果,反馈回去的军情始终都是一样的,明军上岸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刻进攻,而是在修筑营地,似乎是在采用防御姿态。

    “从之前看,明国新军统帅曹变蛟虽然年轻,可不是愚笨之人,更应该有热血冲动才对啊!”多尔衮想不通了,那男子欲地说道,“难道这里面是有什么阴谋?”

    可要是有什么阴谋,多尔衮也想不明白,不直接把汉城打下来更好?

    “哥,管他呢,既然不马上进攻,那我们就趁这个机会集结兵马先防守,同时让人赶紧把粮食收了!”多铎倒是没有考虑那么多,头脑简单多了,不像多尔衮一样怀疑这怀疑那的。

    被他这么一说,顿时就提醒了多尔衮,对啊,还管明军在搞什么阴谋,先去集结兵力和收了粮食才是正事。这么一想,他便立刻开始传令实施了。不过没搞清楚明军到底在搞什么鬼,他心中始终都有点疙瘩。

    阿济格看多尔衮这样子,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该不会是明军把仁川当作是鞍山驿堡,集结久了,等我们麻痹之后突然进攻我们吧?辽阳那么快丢掉,就是因为不知道明军会突然进攻!”

    这个猜想,似乎是有道理。但多尔衮仔细一想,却又摇头了。仁川和鞍山驿堡根本就不同,最为关键的是,辽阳和汉城的局势根本不一样,完全不用照猫画虎。对付汉城最好的手段,其实就是一登陆之后就进攻汉城。

    在他们猜测明军动机没多久,终于有探马把可能地原因报了上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