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当今陛下的第一任皇后,也是皇帝龙潜时的太子妃。

    昌文皇后与皇上感情甚笃,只是命薄,在三殿下不足满月时便撒手离去,这在某种意义上,与孟苑的经历类似。

    酒过三巡,太后身子乏力先行离去,皇上是孝子,亲自送母亲回宫,于是便轮到了陈皇后主持宴会。皇后娘娘刚刚跟大臣们寒暄一番,林贵妃便开口了。

    “皇后娘娘,如此良辰美景,只饮酒岂不辜负?”林贵妃娇媚说道。

    陈皇后望向她笑着说:“妹妹可是有什么好提议?”

    林贵妃起身行了一礼,笑吟吟道:“臣妾不才,想着今日我大周的能臣良将们都带了自己的亲眷来,不若让诸家的小姐们以端午节为题赋诗助兴,皇后娘娘以为如何?”

    “倒是个不错的主意。”陈皇后一思量,点点头道,“那妹妹觉得从谁开始比较好呢?”

    林贵妃杏眼一弯,柔声说道:“臣妾哪里敢当,全听皇后娘娘的。”

    陈皇后似笑非笑地收回视线,平静地说:“如此,便从孟丞相这儿开始吧,本宫早就听闻孟丞相的女儿乃京中第一美人,今日一见,果然出落得比以前更漂亮了。”

    皇后的夸奖,孟苑自然不会再推诿,孟丞相得意地捻须一笑:“皇后娘娘谬赞了,只是小女自小便不爱吟诗作对,让她作诗,怕要污了娘娘和诸位同僚的耳啊。”

    陈皇后笑道:“哪里,今日高兴,不必拘泥于此,丞相千金便来起个头吧。”

    其实,若是前世的孟苑,是真的不不太精通诗词,她在琴棋和女红上造诣更好。但后来认识苏寄尘之后,因为受了他的熏陶,孟苑对诗词多少擅长了些,所以,在林婉和孟柔已经准备看她笑话时,却听她略一思忖便作了一首诗。

    孟柔的表情几乎挂不住,手指用力地绞着衣服,林婉瞧见女儿如此,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

    孟柔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情绪,心道,不过是一首浅薄的诗罢了,勉强能算过关,上不了什么台面。

    她的评论倒也算中肯,孟苑的诗的确没什么意境,勉强算是工整对题,虽不算出挑,却也不丢人。

    只是,赵琛的反应就让孟苑有点不自在了,她会作诗很奇怪吗?干嘛一脸惊讶地看着她,好像她被鬼附身了一样。

    孟苑心里不痛快,一时没忍住便瞪了过去,赵琛被这么一瞪,凤眸一弯,这一笑,周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从刚才三殿下给孟苑挑鱼刺开始,孟柔就一直很不高兴。现在又瞧见他们如此互动,她心里更难受了。

    所以,在轮到她时,她极尽所能地表现自己,所作诗句不但点了题,还怀念了战死沙场保家卫国的将士们,铿锵激昂,实乃佳作。

    皇后娘娘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其他人这才开始夸赞。孟柔一直看着赵琛,赵琛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这让她失望透顶,心如针刺。

    这首诗是她专门为他所作,他少年时便开始带兵打仗,近几年边境安稳了才回到京中,她原想着自己的诗可以让他另眼相看,哪知他却好像根本没听见一样!

    含怨坐下,孟柔红着眼圈一言不发,孟丞相回眸看了她一眼,无言地摇了摇头。

    孟苑倒是一直很淡定,就跟什么都没发现一样,直到所有小姐都作完了诗,林贵妃又出幺蛾子的时候,她才有点皱眉。

    “诸位小姐果然文采非凡,本宫今日真是大饱耳福。”皇后娘娘赞叹道。

    林贵妃附和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只是臣妾才薄,却是听不出哪首诗可为魁首了。”

    坐在林贵妃身边的丽嫔说道:“嫔妾倒是有个建议,不如让在场的几位皇子殿下选出他们最喜欢的那首,取其中当选最多的为魁首,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