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传播,然后扩散到读书人身上,再然后,以燎原之势而起;却始终没有人让官方拿出说法……”

    “而我们再有通天手段,面对普通百姓的愤怒,就算如何的愤怒委屈,却也不能痛下杀手。”

    “所以才会憋屈,只能委屈!”

    上官灵秀咬牙道:“这件事情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搞鬼,这一节我们一家也早已经想到;但我们最寒心的,却是玉唐帝国民众的反应。”

    “不分青红皂白,忘记所有历史;只要有人挑拨,必然一拥而上!”上官灵秀咬着嘴唇,眼圈泛红:“看着一个鼎盛的国家,所有人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些民众,慷慨赴死,前仆后继;谈笑而去,浮尸而回……只剩下孤儿寡母;却还要承受这些侮辱……”

    “为什么?”上官灵秀转过头,看着云扬的眼睛,那晶莹的泪目中,有燃烧的火焰:“云扬,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云扬一阵无语,良久,才终于悠悠道:“只求心之所安,义之所在……”

    “嘿嘿……”

    上官灵秀冷笑一声,她很想问云扬一句,现在说这话,会不会觉得很讽刺,作为旁观者这么说格调很高,可是身为当事人呢,正面承受这一切的直接当事人呢!

    “这一次事件之所以会持续发酵,原因在于那些读书人的不断动作……”云扬悠悠道。

    “尤其是一些个别有用心的读书人,在致力于炮制这些东西。”

    上官灵秀冷漠的笑了笑:“所以我才更加寒心,痛心!若只是不识字的民众因为受到煽动、引导,这么说倒也罢了。但这些读书人饱读圣贤书,一肚子学问,难道真不知当年那段公案的始末,事情的谁是谁非都分不清楚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而且还不是一个人那么做,而是一大群!很多很多!他们的良心,全都被狗吃了么?!”

    云扬淡淡道;“仗丨义丨每丨从丨屠丨狗丨辈,负丨心丨多丨是丨读丨书丨人;正因为这些人有学问,有见识,所以他们才想要搞起一些事情……而且也能搞起一些事情。”

    说到这句话,云扬突然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愣了一下。

    读书人?

    ……

    看着云扬匆匆告辞,上官灵秀沉思了片刻,叹了口气,进去看侄儿们的练功情况。

    心中疑惑:云扬到底是想起了什么,竟会这般匆匆的离去了?

    ……

    “九天令所属,即刻着手详细追查散布谣言的人,在散布谣言之前,去往何处?”

    云扬再度发出了九天令。

    之前反馈回来的消息,已经令到云扬隐隐有所觉察;现在,再次发出命令,只不过是证实。

    果然,到了凌晨时分,反馈来的消息基本上都证实了云扬心中的猜测。

    “某书生曾经应恩师召唤家里拜访,同门书生出来后,都是开始着手进行左文龙冤案之事……”

    “某官员曾经……”

    “此次动作的中坚分子,乃是几个大儒门人,这几位大儒,在此事之前,曾经被何老宴请……”

    云扬的眼睛盯着“何老”这两个字,久久没有移动。

    春寒尊主。

    这段时间我没有想搞你,我只想平安度过这军人盛事,但却没有想到,你却是要从根子上毁掉军人的根基!

    玉唐帝国军方最骄傲的,也是整个大陆军人提起来就肃然起敬的军人世家,就是上官将门!

    一代一代的士兵参军入伍,上官将门永远是宣传的最佳题材;一旦有上官将门的宣传,全国青年便如是打了鸡血一般!

    这才形成了玉唐帝国而今打不散打不烂的军魂。

    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