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守难攻,敌人在城内兵力又是我军两倍,而且在外围敌人还有一旅之众迂回包抄过来。便是在这种危机情况下,我家团长率先敢死登上淡水城,淡水城破之后敌人援军赶到,我家团长接替王俊营长之位,以一营之中愣是挽既败于狂澜,此战之后被蒋校长任命为三营营长。”

    虽只有三言两语,可众人能够想象到兵险将威间的临危受命,都叫了一声好、而戴春风更是目中溢彩连连,他是当中当过兵的人,知道那种情况下能够力挽狂澜是多么难,不由叹道:“真乃虎将也。”

    刘稳顿了顿,语气沉重的又道:“淡水之战后,便是棉湖之战。”

    这时杜月笙拍桌道:“阿拉知道这一仗。”

    刘稳投去微笑,接着道:“林虎挥军三万直逼我军退路,而我军在当时仅有两团之众。”

    “此战打的极惨,可终究是我军大败林虎,林虎精锐尽失,仓皇龟缩到兴宁。再其后我军攻取兴宁,林虎败退到省外。”

    刘稳声音激动的道:“我是一个当兵的,我能知道现在革命军拥有的战斗力,说句诸位不相信的话,一旦北伐开始,现在各省军阀部队根本挡不住这怀着救国理念的革命军队。”

    说完话,众人相视一眼,都有些不信,杜月笙笑了笑道:“那就拭目以待了。”

    张啸林摸着下巴,沉吟头道:“要依你这样讲,北洋的气数要尽了不成,要知道吴玉帅可是名震天下,你们要想北伐,能不能过去他这一关可不好说。”

    冯敬尧见几人谈起这个话题,连忙道:“诸位,咱们今日只叙私谊,国家大事还是交给各省督军去伤脑筋吧。”

    “哈哈。”刘稳笑了笑,没在说话。

    一边的戴春风却是把这番话听到耳朵里,他曾在十六铺码头上偶然间看到一篇名为《蒋介石其尤龙乎》的时事评论,里面曾说人民苦于军阀久矣,一旦革命军浪潮而起,就会席卷全国。

    戴春风想起与蒋志清的数面之缘,越想越觉得蒋介石便是他心目中领袖,这个想法一出,他心中激动的难以自持,他历来最信命相,昔日有善相者给他相命时曾说,自己是缺水忌土的命相。这蒋志淸名字中带着水,一定就是自己的贵人了。

    他声音有些激动过的道:“刘副官,我能报考黄埔军校么?”

    刘稳瞧了戴春风一眼,犹豫道:“戴兄弟恐怕年纪有些大了。”

    戴春风如遭雷击,整个人萎靡下来,垂头丧气道:“时光冉冉,早知如此我就随宗南兄弟一起考试去了。”

    刘稳不忍打击他,便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戴春风燃起希望,激动的问道:“什么办法?”

    刘稳道:“我家团长是蒋校长的爱将,只要他肯推荐,一切都不是问题。”

    戴春风听到此,兴奋的一拍掌道:“太好啦,吾辈总算报国有门,前途有望啦。”

    其他人也未介意他这番举动,只是都笑了笑。

    鼎丰茶楼外面。

    时间刚一过十点钟,外面人声鼎沸,二马路上忽然涌入一大群浑身散发着戾气的短打汉子,他们一言不发三五成群的聚在鼎丰茶楼外面,只一会的功夫就聚了数百之众,众人腰上插着的短枪利斧,气势汹汹。

    底下动静早就被众人听到,宋春阳和丁力跑到窗外一望,都失色道:“完了,王亚樵把斧头帮都派出来了。”

    杜月笙、张啸林、冯敬尧不动声音,一看就是见惯生死的老江湖。刘稳就有些沉不住气,他一拍桌子站起来道:“诸位老板放心,我在外面部署着兄弟,定能护着大家出去。”

    张啸林摆了摆手道:“刘副官,不要心急,王亚樵要想动手,就不会这么半天不动手了。”

    杜月笙拿起手中纸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