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董幼仪拿起纸笔,李伯阳轻声道:“坚决拥护。”

    董幼仪一挥而就的写完,久听不到下文,仰起头疑问道:“没了?”

    “没了。”

    李伯阳点点头,又按铃叫进杜汉山,随即让董幼仪将信交给他。

    ……

    四月中旬,从湖南传来消息,湘军第3师师长叶开鑫向吴佩孚求援,吴佩孚以“助叶讨唐”为名,发兵宋大霈、余荫森、孙建业、王都庆、唐福山、谢文炳等部数万北军入湘。战端一开,唐生智寡不敌众,于4月30日撤离长沙,退守湘南,叶开鑫部趁胜追击,从醴陵、湘潭、永丰一线围攻唐军,唐生智自知难以抵挡叶军,随即向两广求援,他以私人关系向广西求援,又派刘文岛到广东,向国民政府表示愿意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北伐前驱。

    接到唐生智的求援电,李宗仁与黄绍竑、白崇禧连夜进行了紧急磋商。李、黄、白三人对北伐十分热心,这里面除了他们作为青年军人,立志要干一番作为意外,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横亘在李宗仁与黄绍竑之间的分歧,统一广西之后,李宗仁的‘定桂军’与黄绍竑的‘讨贼军’合二为一,但毕竟渊源不同,和合不易,双方都有扩展地盘的需求。

    会议室中,白崇禧身着戎装,首先分析出桂作战的利害,道:“北伐已成既定方针,桂军出师援唐也就势在必行,现在吴佩孚既要北上讨奉,又要南下驱唐,正犯了南北两面作战的兵家大忌,援湘军看似兵力雄厚,可实际上将非良将,兵非精兵,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击溃之不难。”

    李宗仁与黄绍竑都赞同白崇禧的分析,李宗仁深以为然,道:“健生所言不错,现在吴佩孚大举南下,一旦拿下湖南,将直接威胁两广,唐军退入广西,到时北军尾随入桂,广西一统的局面将不复存在,而且湖南这个咽喉要道一旦为敌所有,战略上的劣势很难挽回,两广将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白崇禧点点头道:“不错,我军的战略迂回空间实在太小了,要尽可能的御敌于门外。”

    黄绍竑一直默不作声的听着,这时候抬起头,看着两人道:“我也赞同出兵,不过单凭我桂军北伐,力有不逮,现在关键在于,广东方面是何决心?”

    白崇禧道:“我从广州回来时,军事委员会定于5月29日开会决定北伐与否。”

    黄绍竑大摇其头,不客气的说:“那岂不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等到会议开完,唐孟潇空恐怕早就一败涂地了。”

    李宗仁听出黄绍竑话音有异,问道:“季宽,你有何看法?”

    黄绍竑沉着道:“瞻前顾后只会贻误战机,我以为当务之急,是从两面着手,其一,救兵如救火,应火速派一旅北上救援,不图反攻,只求稳固防线。其二,国民政府举棋不定,需你德邻兄赶赴广州,策动北伐。”

    李宗仁点头道:“我今晚就动身。”

    黄绍竑道:“现在广州真正掌权的人是蒋介石,德邻兄到广州,要先拜访他的好。”

    李宗仁记在心里,笑道:“久闻其名,未曾谋面,我早想见见他了。”

    ……

    李宗仁赴广州的时间,刚好与苏联新派遣的军事顾问加仑将军和唐生智派来的刘文岛不期而遇。抵达广州次日,李宗仁正打算去拜访蒋介石,却听副官匆匆进来禀告说:“督办,蒋总司令到了。”

    李宗仁大吃一惊,急忙匆匆往外走,正好与戎装打扮的蒋介石碰了个面对面,他虽未曾面见过蒋介石,但报纸上的照片看过不少,一眼就认出了他,赶忙立正行了个军礼道:“将总司令好。”

    蒋介石还了个军礼,笑容可掬的拉住李宗仁的手,亲切说:“德邻将军,你好啊,昨天睡的怎么样,住的还习惯吧。”

    如此嘘寒问暖,李宗仁很是感动,道:“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