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兵城下,恐怕蠢蠢欲动的陈炯明马上就会卷土重来,相比之下,你所说的劝降之法,是最利于我军的策略。”

    何应钦深深地看着李伯阳,说道:“伯阳,正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是我的爱将,危险的地方我更是要派你去,这不仅是责任,也是压力,希望你不要怪我。”

    李伯阳展颜一笑,镇重地道:“旅长,我自入伍以来就在您麾下,您的拳拳关爱我是知道的,我是黄埔学子,是校长和您的学生,黄埔学生就是要冲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淡水城下我没有退缩,棉湖之战我没有退缩,现在成了团长了,就不能说我的命值钱了,就贪生怕死了。”

    何应钦上前一步,重重的握住李伯阳的手臂,动情的说道:“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

    李伯阳抿着嘴,与何应钦眼神相交,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坤如起点并不高,他是绿林出身,在辛亥革命之后被旧桂系军阀收编,十多年间换了多个长官上司,在陈炯明反叛革命之后,他被陈炯明任命为第六军军长。

    杨坤如之第六军辖4个旅,每旅两团,每团有两个机关枪连,每连有机枪6挺(重机轻机不等)。在陈军中人数、装备、编制都比较优良,全军官兵共约5000人。

    惠州是粤东的商旅要地,虽然战争阴云笼罩,可惠州依然一派繁华,杨坤如虽然生怕革命军混进城内,可又不能闭门禁止商旅出入,他贪心商贸带来的税收,也就不禁来往各地的商队进出,只是派出士兵严加盘查。

    这一日大早,从惠州东边就开来一支长长的车队,由于时局混乱,到处都是劫道的强人和乱兵,因此各地商团都结社自保,这一支商队是来自梅湖粮队,也是惠州的常客了。

    “干什么的?”

    这一支长长的商队被一群大兵拦下,挎着盒子炮帽子歪歪斜斜,敞着胸的守门连长歪着头叫道。

    “老总,老总,我们是梅县过来的粮队。”

    商队头领是个四十多岁的掌柜,他笑眯眯的从商队走出来,点头哈腰的递给守门连长一份过路费。

    守门连长低头看了一眼商队掌柜递到手里的银元,毫不遮掩的用手颠了颠,面色好了一点,瞧着长长的车队问道:“都是些什么东西呀?”

    “粮食,老总。”掌柜的拍了拍身旁骡子驼了一背的鼓囊囊的麻袋,说道:“大米、大豆……”

    “知道了”守门连长不耐烦的摆手打断,又看了看车队的人,歪着头问道:“这里面都是什么人?”

    掌柜的笑道:“老总,都是各商铺的掌柜和伙计。”

    守门连长哦了声,左右看了看,眼珠子一转,叫道:“我们军长说了,最近要敌方广州革命军混入惠州,来人呐,我给搜,凡是有嫌疑的统统给我抓出来。”

    他这话一出,掌柜的着急了,掌柜的连忙上前,又从出怀里拿出一份大洋,求道:“老总,咱们商队全是本分的生意人,您老人家让各位老总们去抓,以后我们商队谁还会有人进来,没人进我们商队,以后孝敬您的大洋不也就少了么。”

    守门连长眯着眼,毫不客气的把这份大洋也手下,正当掌柜的放心的时候,守门连长脸色一变,喊道:“给我搜。”

    大兵们如狼似虎的冲向商队里面,把他们认为可疑的人都抓了出来,一时整个商队乱作一团,可在这群士兵枪口的威慑下,没有人敢反抗。

    “团长怎么办?”车队中间的一个马车内,一个精瘦的汉子趴在车窗上向外一望,只见几个士兵朝马车走了过来,他伸手摸向屁股底下坐垫下面的花机关,神色紧张的对一旁神情自若的高大青年说道:“有敌兵过来了。”

    李伯阳瞧了他一眼,平静地说道:“怕什么,不要乱。”

    精瘦的汉子抹了把汗,他倒是不怕自己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