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她自然不是什么好心,而是想着,不需要世子妃学会掌家能力,只要简安宁闹出了事来,她就可以跟王爷说,简安宁还太小,不合适掌家,暂时还是该由她来,等她慢慢传给简安宁不迟,那样,掌家权力就能又回到她手中来了,她又能恢复昔日人人巴结的风光了,而不像现在这样门庭冷落。

    所以说,对简安宁来说,怎么应付端午这个大节是考验,对李侧妃来说,也是一场生死考验。

    那些管事媳妇自是听出了李侧妃的弦外之音,虽心里惧怕赵栩的暴脾气,但想着如果是简安宁自己弄出来的错误,赵栩也不能不讲理地一味偏袒?所以便齐齐应了下来。

    简安宁不用“看”也知道李侧妃肯定会在这种大节上做手脚好让她出岔子,不过她可能要失望了,面临这种大节,她怎能不做功课,所以早就成竹在胸。

    不过她虽成竹在胸,但也要防止下面的人阳奉阴违给她搞出什么妖蛾子,所以当下在众管事媳妇从李侧妃那儿出来后,简安宁又将人召过来,进行了节前最后一次碰头会,简安宁扫视着在场众人,道:“你们都是经验丰富的管事,以前过节从没出过纰漏,这次怎么做,你们自己看着办,谁要是出了纰漏,那就是她没能力,直接卷铺盖走人,王府不养不会做事的人。”

    众管事媳妇听了简安宁的话不由怔了。

    简安宁以前从未露出这样聪明的一面,所以众人只以为她借的是赵栩的光,但这次简安宁这样说,反将了她们一军,让众人一时无措起来,暗暗把李侧妃和简安宁的话对比了下,暗道还是按简安宁说的做,要真出了事,被赶出去了,那就损失大了。

    于是想了想,便决定不捣鬼,但为了应付李侧妃那边,她们也不会将自己没帮她将事情闹大的事说出来,只说她们想找茬,结果简安宁安排的很妥当,她们找不到就是了,这样两边都能交差了。

    于是因着赵栩和简安宁的话,让众管事倒也听简安宁的安排,所以这个节倒没过出什么错处来,让本来觉得简安宁可能不善于应付这种大节、到时会安排的不伦不类闹出笑话那样她就可以借机发作的李侧妃不由遗憾地叹了口气,暗道明明管事们都没真心实意帮简安宁(管事们没说她们办事用心所以李侧妃不知道的缘故),简安宁怎么还没出什么漏子呢,这太不科学了。

    当然简安宁也不是两眼一抹黑,对怎么过节什么都不知道的,原来简安宁虽没学过怎么主持中馈,但她在简府时,是看过简大夫人如何应付三大节的,因她身体强化过了,记忆力较好,所以看简大夫人办过几次大节后,自是将程序记在了心中,所以这时拿过来套用,并在细节上有所改进和完善,虽然简府小王府大,不能同一而论,但在管事们的运作下,简安宁只负责盯着,还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所以让本来想糊弄的众管事们,看简安宁不是什么都不懂,甚至有时候还能将王府一些弊端改善了下,心中便以为简安宁是会做的,这时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她们,只是想看她们是不是想做手脚,所以简安宁偶尔发几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众管事更不敢乱来了,于是这个节便这样顺利过来了,节顺利过了,简安宁自然也成功学到了怎么处理端午节的本领,下次更不会出漏子了。

    于是看没闹出来意外的众管事和李侧妃暗道,这简安宁可能是木了点,也可能呆了点,但闷头做事的本领还是有的,这世上就有这样一种人,言辞不行,但做事还能井井有条,估计简安宁就是这样的人,于是李侧妃看拿不回管家权,除了遗憾,暂时也没办法了,只能继续等机会。

    也许等下半年收地租的时候,让庄头们打饥荒,说庄子受灾了,少送点钱过来,让简安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不错的,看简安宁到时怎么办,然后她还能将昧下的钱受用了,多好,一举两得……

    不说李侧妃在那边算计着,却说端午节后不久,杨采莲等人正在清逸殿偏殿想着怎么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