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至于人到了自己手上,她要怎么处置,那是她的事,毕竟她要处置自己的奴仆,难道别人还能说什么吗?简三夫人如果敢对这事插手的话,那就是逾矩,别人就会说她了。

    其实本来她还想着,让绿竹、青翠带着手下人好好盯着那些人,放任他们上窜下跳,等逮到了他们的错处,就将他们的所行所为放出去,让京里人都知道,简三夫人在不敢骂她之后,为了整她,都给了她什么样一群人,让人看看天下还有这样做母亲的,但想着让自己成为京城话题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就直接卖人了。

    有的人,智商是硬伤,偏偏还喜欢折腾,于是发生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也就很正常了。

    简三夫人被简安宁堵的说不出话来,又不敢骂她,只好气咻咻地回去了,打算继续想怎么整简安宁的主意,不过暂时估计没空了,因为她看新媳妇十分得她儿子的喜欢,跟她儿子好的蜜里调油的,就将收拾简安宁的心思拉回了新媳妇这边,想收拾新媳妇,暗道一个祸害(指简安宁)还没除掉,又来了一个祸害,真是要她的命啊,她在屋里捶胸顿足,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觉得老天对她真是太不公平了。

    因为从以前的一个敌人变成了两个敌人——其实被简三夫人厌憎的人不知道多少,只是像钱姨娘、简大夫人她都不敢惹,敢惹的只有自己女儿和儿媳,所以才将这两人树成自己的敌人不停地找茬——分散了简三夫人的火力,所以简安宁这边稍平静了些,当然,相信有简安宁分散火力,张氏也同样受益了,要不然,要没简安宁分散火力,简三夫人的注意力都在她一个人身上,那日子就更难过了。

    简三老爷因简三夫人没再骂简安宁,听话地改变了方法,对她怎么做也就不管了,随她了,反正只要不闹到御前,让他倒霉,其他的,他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他跟简安宁又不亲,简安宁要受了简三夫人的折磨,关他什么事,他只要最贴他心的小女儿简安英生活的幸福就行了。

    当然,因简三夫人不敢再骂简安宁了,而她的智商又有限,只会做骂人这种低层次的事,一些需要较多脑细胞才能想出来的高明伎俩她也搞不了,所以想找简安宁的麻烦也不容易,不但找不了简安宁的麻烦,往往还像送下人那样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经过这次的事后,简三夫人找简安宁麻烦的时候少多了,简安宁终于清静了不少。

    而新妇张氏就辛苦了,面对着简三夫人的疯狂,真是苦不堪言,不过简四郎是她选择的,也怨不到别人。

    其实简家的情况她不是不知道,当初简家提亲后,父母就打听过简四郎家的情况,然后就劝她,说简三夫人为人不慈,嫁进她家要受苦,让她不要嫁,但她那时对简四郎实在心仪,所以还是坚持嫁了过来。

    只是,她虽从父母那儿听说了简三夫人为人不怎么样,但真是没想到会不怎么样到这种程度,要知道是这样子,当初还会不会因心仪简四郎就嫁了过来,还真难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简三夫人脑子不怎么样,要是那种既精明又变态的婆婆,她还真难应付,像简三夫人这种手段简单的,她还能应付得过来,要不然真没法活。

    简四郎不是不知道简三夫人一直找妻子张氏的麻烦,但他身为儿子,也不好斥责母亲的行为,因为这个时代孝字压人厉害的很,简安宁也是出嫁又成了王妃,出嫁从夫加君臣有别才不怕简三夫人,简四郎跟她情况不一样,自然不能拿简三夫人怎么样,所以无奈之下,只能跟张氏说了她妹妹当时的应对方法,道:“别理她就行了,她骂久了也累了。”

    听着丈夫维护的话,张氏心中甜蜜,应了,道:“我知道的。”

    这也是张氏唯二值得庆幸的地方,简四郎的确像她心仪的那样,人品无可挑剔,对她也很好,而且,大概受父亲偏爱妾室庶女,疏远嫡子嫡女,且母亲由于妾室的缘故扭曲成了这样的影响,所以并不爱房里女人太多,直接跟她说,除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