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婆婆因为看自己不顺眼,所以故意借着这个机会骂自己,便觉得受了委屈,不由涨红了脸,暗道该死的老太婆,你越这样护着她,却苛待我这个媳妇,我就越要说,为什么不说?好不容易找到了最方便攻击简安宁的方法,她才不会松手呢,她非要让满京城的人都风传简安宁命硬,克死了公公,让她以后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不可。

    但这会儿被婆婆训了,还头一次口气这么重,不由吓着了,倒也不敢继续涮简安宁了,老实了,手脚僵硬地低下了头。

    东平王妃看王兰之还一脸郁郁不平之色,心中对这个完全没眼色的儿媳越来越不满,暗道都是差不多的年纪,为什么简安宁能知道这种事不能说,她就不知道?身为大家妇,这种上位者的忌讳都不知道,她家是怎么教她的?!难道不怕女儿对有些事不知道,会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犯了某些上位者的忌讳带来麻烦吗?

    原来,当今太后当年刚嫁给先皇时,还不过一月,太皇太后就过世了,当时后宫就有像王兰之这样的有心人造谣,搬弄是非,说太后命硬,是刑克之人,让太后差点因这流言被废,所以从那时候起到现在,太后是最听不得有人说命硬两字的,一听到必然弗然变色。

    而当今天子虽然在女色上糊涂,所以颇有宠妾灭妻的趋势,但对太后还是很孝顺的,也最听不得别人提命硬两字,陛下虽顾及着太后的脸面,不想将这事弄的全国皆之,所以没下谕诏说,不许人提命硬、刑克之类的话,但只要是稍有点消息渠道的人,都知道不能提这种话,免得被陛下或太后听到了,寻个什么缘由找你的麻烦。

    简安宁正是知道这事,这时才敢找王兰之理论一番好消除先前王兰之乱说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而这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知道这个事的,所以才会在简安宁让王兰之不要乱说话,免得给家族带来危险时,因想到这个陡然变色的。

    那简安宁是怎么知道的呢?这还是托了李元娘的福。

    原来李元娘有时候看没什么大情报说给简安宁听讨得一些资助,便将从她们府上听到的一些京城上至皇宫下至各家官员的阴私说给她听,还甭说,有些情报还真的挺有用的,比如说这个皇帝与太后的忌讳。

    李元娘为什么能有这么多情报呢?说起来也好笑,诚郡王府因聚集了那么多人成了京城的笑料,但凡事有弊必有利,因几百位男丁娶了京城大大小小勋贵、官员家的女儿,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道点自家或来往官员家的情况,所以合起来,竟是一张天然的关于京城各家情况最好的情报网,真真做到了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了。

    再加上李元娘为了获取情报讨好简安宁,着意跟她们结交,所以自然听到了不少有趣的事,说给简安宁听时,见简安宁果然听的津津有味,于是便越发努力挖掘各种情报,这才让简安宁知道太后和皇帝家这个忌讳的。

    照理说永定侯府也该知道这个忌讳的,不知道老侯夫人怎么没跟王兰之说这个事,导致她不知道,竟还敢当着诸多知道这情况的宗室夫人面前说这种事,这要传出去了,惹怒了太后和皇帝,就像简安宁说的,轻则她的夫君夺爵,重的,只怕连东平王府的爵位都会成问题,毕竟东平王府传承五代,与当今已出了五服,关系说起来是相当远的,所以上面跟王府虽来往,也不过是面子情,要是东平王府有人传这种话,皇帝和太后是肯定会收拾他们的,这让东平王妃能不生气吗?

    只王兰之还不知道情况,还打算事后继续传播这个谣言,好中伤简安宁呢,就不知道她要是再不收手,会有什么下场了。

    这一顿饭,在王兰之的搅和下,东平王妃吃的甚不是滋味,心中对王兰之恼怒愈盛。

    赵栩虽在男席,但事后也听到了女席那边的动静,回去后便问简安宁道:“听说你今天被人欺负了?”

    简安宁听了他关心的询问,便笑道:“就是王妃小儿子媳妇嘴臭,也不看看场合,胡言乱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