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安宁听了,不由大喜,便道:“这事我也做不得主,要先问一问简府那边的想法,他们若答应了,少不得就劳动太妃了。”

    简安宁这时没立即答应,一是她自然不能替简安妍答应,二是也想趁着这询问简府意见的当儿,派人打听下那家的情况,总不能让简安妍嫁个不好的人家吧?虽然她不可能插手简安妍的婚事,免得将来小夫妻俩若有什么矛盾,还怪上了她这个媒人,所以她只会传个话,同不同意,就是孙姨娘与简安妍自己的事了(当然明面上是简三老爷和简三夫人的事,毕竟在这个时代,姑娘们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样自然没孙姨娘和简安妍什么事了,不过简安宁毕竟来自现代,比较注重当事人的想法,所以会先问下简安妍的意见,如果简安妍不愿意,她就回掉那边),但多多少少她还是会帮简安妍掌掌眼,看看男方的人品怎样。

    陈太妃听了简安宁的话自然不会反对,当下便笑道:“这是应该的,那我等娘娘的消息。”

    陈太妃之所以打算促成这桩亲事,是因为一来她跟那堂姐关系还不错,以后分府出去了,两家人来往密切,抱团在一起,说话底气也足些,二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她发现简安宁人还不错,所以即使她的性格是那种怕沾惹是非所以尽量隐形不出风头的,这时也愿意跟简安宁交往了,她呢看看简安宁有什么需要的地方,能帮就帮,将来出府了呢,有王府做靠山,自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双赢嘛。

    而她堂姐正愁她不过是个奉国将军夫人。又与东府关系已远,想拉关系无门呢,奉国将军夫人虽说是三品,但如今京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奉国将军,她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没有大靠山,很难打进上层圈子,她当然不想跟些泛泛之辈交往,所以一直想进入上层社会,扩大人脉。有了大量人脉,各种孝敬也就会来了,自己这家便会发起来了。再不会是普普通通庸庸碌碌的奉国将军府了,所以现在看堂妹与安平王府的王妃交好,再听对方有个庶妹,便心动了,于是听陈太妃提了简安妍的事便同意了。

    大家娶妇。多为势力联姻,所以如果女方有个大靠山,便是庶女也无妨的,所以陈氏一听简安妍与简安宁十分交好,便想着如娶了她,那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搭上安平王府这条人脉。自然同意。

    送走陈太妃后,简安宁便派人调查了下陈太妃那堂姐家庶子的情况,发现就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说。还算过的去,于是便让人将这事转达了孙姨娘和简安妍,问她们可有意向,若有意向,她就要跟陈太妃说。让陈太妃的堂姐派人向简府提亲了。

    且说简安妍这时候正休沐回家,与生母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喝茶聊天。是难得的悠闲时光,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毕竟以前孙姨娘无权无势,连憋屈的简三夫人都能踩她一脚,当然了,简安妍更是如此,但现在,因简安宁对简安妍不错,所以她们的日子便好了不少——虽然简府众人由于对简安宁知道的不多,不少人仍当她是以前那个懦弱无能的小丫头所以不放在眼里,但也没什么人故意踩她们就是了,当然,这可能也跟府里适龄姑娘都已出嫁,眼下只剩简安妍未嫁有关,同龄小女孩减少了,人少了纷争就少了。

    要说如今有什么不爽的,大概就是不时被简三夫人怒骂罢了。

    原来,简三夫人去年虽因简安宁将简大夫人的人全赶了出去,导致她被简大夫人收拾了一顿而怨恨上了简安宁,跑到简安宁那儿闹了好几次,但因没在简安宁那儿讨到好,然后又将火气发泄在儿媳张氏身上,导致简三夫人与简四郎关系都冷淡了不少,因担心众叛亲离,连最亲的儿子都跟她疏远,所以心中虽憎恨张氏,却也不敢对她怎么样了,因如今谁都欺负不到,所以便缩在她自己的院里整天怨天尤人,骂这个骂那个——最多的就是骂简安宁和张氏——就是不敢出来骂罢了,因为谁都不敢骂了,所以简三夫人便只好将满腹怒火发泄在了孙姨娘身上,想着别人她不敢骂,孙姨娘她还不敢么?毕竟,对方的卖身契还在自己手上呢,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