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见简大夫人给简安婷办时的程序来的,当然王府跟简府不同,所以又请教了陈太妃、方老太妃等见多识广的,最后定下来的,只要这次的事办好了,以后赵菁、赵荺的婚礼也有个章程,就好办了。

    简安宁既这么说了,钱太妃母女自然收下了单子告退不提。

    那边王太妃母女,简安宁也是将八千两嫁银发给王太妃,让她自己置办的,毕竟自己的女儿,该买哪些东西,也是做母亲的贴心些,旁人买的只怕不是女儿最想要的,况且简安宁也是想图省事,免得辛苦操办,结果买的东西母女俩还嫌不好,那就没意思了,所以就丢给了王太妃自己处理。

    不过嫁妆的东西虽买了,但也要跟简安宁报备,让她心里有数的,所以这时王太妃便将单子递给了简安宁,一是跟简安宁说嫁妆采办情况,二是想听听简安宁的意见,因为王太妃不像钱太妃办事能力强,这方面弱了点,对这方面的见识也少,让她一个人处理这事儿,她怕自己没办好,将来女儿怪责,可是询问钱太妃之类,人家也不可能把嫁妆单子拿给她看的,只能稍稍提点几句,所以就过来问简安宁,毕竟,赵芳的嫁妆单子,简安宁是看过的,所以如果她准备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简安宁能根据赵芳的情况,帮她掌掌眼。

    赵菁因到明年才出嫁,所以王太妃这时并未完全采办完整,只是列了个单子,估算了价格。

    简安宁将嫁妆折子打开来看,王太妃大概问过了钱太妃,所以单子上列的几大项也是首饰、衣物布匹、摆设家具、日用品、古董字画、田产铺子等几大项,简安宁刚看了个开头便轻皱了下眉。

    王太妃看她这样,忙道:娘娘,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简安宁点点头,指着王太妃写的那些首饰名,道:我因掌家了几年,府里每季的衣裳首饰价格都是知道的,所以太妃写的这些金头面、宝石头面、珍珠头面等,以这些价格是打不下来的,所以要买这么多套的话,估计钱不够用的。

    这嫁妆单子上列的嫁银当然不止公中的八千两,还有王太妃给女儿的体己两千两,估计将来还有简安宁等亲朋好友的添妆,以后还有礼金收入,以及男方的聘金,方方面面算起来,估计两万两的样子是有的。

    因考虑到嫁银不少,所以王太妃准备给赵菁打的头面就有四五十套,均价按百来两计算,约值四五千两银子。

    女子首饰向来是大头,所以在两万两的预算下,给赵菁打这么多头面也不算多。

    王太妃听了简安宁的话,不由疑惑地道:但是……我派人打听过,这价格可以啊……

    简安宁看她不相信,便道:要想便宜自然也有便宜的方法,金头面,便宜点就不厚重,多中空或镂空;各色宝石、珍珠等头面,要么不选用上品材质,要么减少材料的数量,等,无非就是偷工减料,要不然金玉之类贵重,一副头面如何便宜得下来?一般来说,都是要一百五到两百两左右的,当然了,更好的也还有,毕竟首饰这种东西是没有封顶价的。但要低于这价格的话,恐怕就会偷工减料了,我怕人认出来,将来笑话菁儿,所以就把这情况跟你说了,当然太妃要坚持也没关系,因为这个价位也不算太差,据我所知,还有更便宜的。

    当初接手主持中馈后,看府里每季给主子们打的头面首饰价格不菲,她是专门打探过的,不但问过了府里的珠宝铺子掌柜,还亲自在外面打探过,便发现了这个道道——原来李太妃为了尽可能中饱私囊,便让铺子里进些偷工减料的首饰供给府里,但却按不偷工减料的价格算,从中赚取差价,当然,自从将李太妃赶走后,府里珠宝铺子的掌柜自然就换成了她的人,这中饱私囊的人也就变成她了。

    ——不是她想故意坑赵栩的钱,而是,要是让掌柜的按账面上的价格购进首饰,那首饰质量肯定会上一个层次,她跟后院这些女人又没什么交情,给她们打更昂贵的首饰,她可没那种无私精神,但要在账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