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众人没担心太久,因为不过几天,简安英等人想看简安宁落魄的美梦就没能继续做下去了。

    不几日,某天夜里,皇宫方向传来喊杀声,持续了整整一夜的喊杀声结束后,据说已死的先太子赵杭,陪着虽无法站立、靠坐在龙辇上但能说话的太上皇出现在了朝堂上。

    之后太上皇便将皇贵妃伙同齐侯府、二皇子等人给他和太子下毒,并追杀太子,但太子和他均被安平郡王夫妇救了的事说了。

    因如今赵栋还没将老皇帝的所有人马全撤了或拉过去,所以老皇帝一出现在朝堂上,二皇子会是什么下场那是明摆着的事了。

    最后,皇帝连续下达多项命令,将谋逆事件中诸人杀的杀,废的废,贬的贬。

    比如亲自下毒手、并站在他病床前肆意嘲笑奚落过他、让他觉得分外气恨的皇贵妃和匡氏等人的家族,也就是皇贵妃的娘家和齐侯府满门抄斩;虽未下毒,但也跟在二皇子鞍前马后的永定侯府夺爵但未抄家;朱家(即朱武家)、汪天佑等二皇子党羽均遭到罢职,轻点的,比如是在二皇子当了皇帝后靠过去的,此时只是被贬了职,毕竟大家又不知道情况,看新皇名正言顺即位了,会顺从新皇也很正常;重点的,像柳大老爷、柳明、汪天佑等人,在二皇子没当皇帝甚至没当太子前就靠了过去的,那就不正常了,显是跟二皇子一起搞事的,所以便革去功名永不录用,有的还直接下大牢,其实就是轻点的,以后有没有再起用的机会都不知道,毕竟皇帝显然气的很,盛怒之下,什么事都不好说。

    跟着二皇子行事的一脉人有后悔的也有不后悔的,毕竟从龙之事,本来风险就大,这在他们选队站的时候就是知道的,所以既然参与了进来,出事了后悔还有什么用?

    至于二皇子,皇帝犹豫后,以他到底没杀了他,只是让他中风了为由,也没杀了他,只是贬为庶人,永囚宗室大牢,他那些妻妾,比如李二娘等,自然也跟着一起关了进去。

    到底是自己以前疼爱过的儿子,所以皇帝到底没忍心杀了他,才幽禁了他。

    皇帝对齐侯府虽是满门抄斩的,但太子说国太夫人并不知情,挺可怜的,不如饶她一命,皇帝感谢这个以前从不疼爱的儿子这次救了自己,再想想那老太太年纪老大了,也就允了。

    至于水氏(就是以前的水庶妃,现在她已经不是庶妃了,就称水氏),因听了简安宁的暗示,让国太夫人帮忙过继了,所以这时自然逃过一劫,这时才恍然明白简安宁当时让自己过继的深层意思了,原来她是为了暗中救自己一命,不由心中感激。

    虽然满门抄斩,但也不是马上就斩的,还要讯问这群人同党之类,所以如今只是关在大牢里。

    那废世子水淇看匡氏下狱了,想起母亲无缘无故病故、祖母也差点病故以及自己坠马的事,便让刑部的人讯问匡氏此事。

    匡氏一直都是养尊处优的,又是从现代文明世界过来从没见过这种古代可怕刑具的人,所以都不用上什么大刑,光是看到那些刑具就魂飞魄散了,立马将下毒害死嫡姐、意图害死婆婆,以及给水淇的马儿下药,让水淇坠马变成瘸子好给自己儿子水漠让位的事,像竹筒倒豆子一样,麻利地交代了。

    京中人听闻了,虽然不少人先前就有这种猜测,但此时听对方真的招供了,均不觉骇然,大周立朝百年以来,弄死亲人的事也有,但像匡氏这样弄死元配害继子,害了继子还想弄死婆婆,竟然加害一个又一个的人,还真是罕见,再加上她胆子极大,竟还敢用同样手段下毒加害太子和皇帝,于是一时人们只以毒妇称呼匡氏,都不叫她的名字。

    现在看家败了,齐侯倒知道后悔了,因齐侯府的人关押在一处,如今犯事的女眷就在对面,匡氏还没处死呢,所以齐侯便整天扯着喉咙骂匡氏毒妇害死我了之类的话,要不是分开住,而是住在一起的话,估计这会儿匡氏没被斩首,就要被齐侯打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