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当初离开的那些女人谁不捶胸顿足后悔不迭,可是再后悔也没用了,要知道当时放妾书到手后,她们生怕被牵连,一接到放妾书后立马就去衙门将与赵栩的关系解除了,没一人遗漏。

    当时成功解除的时候倒是额手称庆,觉得终于摆脱了有可能连坐的惨境,现在好了,因在官府那边她们跟赵栩已无半分关系,要是看到赵栩如今发达了就想再靠过来共富贵,那简直是白日做梦,自然是不可能的了,毕竟她们跟赵栩毫无关系了,又不是他的妃妾了,有什么立场还回王府?便是那些去了庙里清修的赵栩父亲、祖父妃妾等,想回来赵栩都没同意了,毕竟当初不是说要去庙里给他父亲、祖父守节么,怎么这会儿当了尼姑还想回来?有这样的好事吗?门都没有。

    而一直想给王府立个规矩的简安宁,这会儿便趁着府里上代、上上代妃妾都去了庙里的机会,给王府订下了跟不少大家族相似的规矩,即老一代故去,无子的妃妾都入家庙。

    这规矩她一直想订,但因一直找不到时机,这会儿倒是托这次事件的福,终于成行了。

    大部分人离开王府后,除了后悔不迭跑到王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求见简安宁或赵栩被拒绝了也就算了,倒也没那么厚脸皮一直纠缠不休,比如柳庶妃、李翠芙等,但也有那么几个奇葩还好意思一直纠缠,比如这天李太妃就带着侄女李氏(即以前的李庶妃),纠集了东府的曹侧妃带着她的姨侄女周氏(即以前的周庶妃,哦,周选侍),安太妃带着侄女安氏(即以前的安庶妃),一起求见——需要说的是。安太妃因上次王府有难时逃到了庙里,如今是尼姑。

    赵栩听说了,便让简安宁见一见,冷哼了声,道:就辛苦安宁见见她们,我倒要听听她们想说什么,看到危险就丢下我跑了。患难不知道共,富贵倒晓得过来享,做出那样的事,还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地闹,要是我,早羞愧的不敢出门了,果然不愧是人品低劣的人,脸皮真厚,无论什么龌龊的事都干的出来。

    简安宁听赵栩说想见见也就同意了。不过她知道赵栩也就是见见罢了,那些在危险关头抛下他的女人他是不可能再要的了,她了解赵栩的性格,遭人背叛之后是再不会跟那人修好的了,比如跟以前的那帮狐朋狗友就再没联系过了,人家看他得了泼天富贵。腆着脸来见他他也从不见就看的出来了。

    赵栩想的很简单,他想着,他没钱用时不借钱给他。在他出了事不说帮他,连个看他的人都没有,这样的一群人,还跟他们来往干什么,真当他是傻子啊?

    既然那群跟他没什么瓜葛的狐朋狗友他都不会原谅,更遑论这些在户籍上跟他有关系的人了,这些人算的上是他的亲人了吧,结果一出事全都跑了,被亲人背叛更恨些,所以赵栩就更不可能原谅了。

    简安宁既然同意见人。不大会儿李太妃等人就进了来。

    如今简安宁已是超二品王妃,比以前又升了两级,而李太妃等人。不可能因安平王府从郡王府变成了亲王府,她们的品级也能跟着升的,因为她们是老王爷的妃妾,自然不会有这个待遇,要是李氏等人还是赵栩的庶妃的话,此时倒是会升两级,成为亲王庶妃后变成三品了,可惜如今她们跟赵栩没半点关系,自然也没那个待遇了。

    李氏、周氏等人回家后,家里正准备给她们张罗着再寻一个较好的人家嫁了呢,还没开始,外面就发生了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时让众人都懵了,于是这时看安平王府繁华更甚往昔,都有些不是滋味,便找了各自能跟王府说的上话的长辈,过来理论一番。

    简安宁觑着这些人的神色,便道:不知诸位前来,有什么要说的。

    她这都是代赵栩问的,赵栩如今就在后堂听着呢。

    李氏、周氏等人不好开口,所以李太妃等便代为开口了。

    李太妃本来就跟简安宁不合拍,所以这会儿一开口就是指责,咄咄逼人地连发几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