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姨娘和婆婆撕破脸了,自然不会再听她们的吩咐行事,只是崔文秀的生母和婆婆都给了她好处,既收了人家的钱,自然要走走过场,所以一听崔浩提起,她便来安平王府看看了,至于简安宁他们会不会帮忙,她就不管了,反正,她是巴不得崔文秀永远不受宠的,免得受宠了,她姨娘又会得瑟起来了。

    原来崔文秀自进宫之后,一直未得临幸,自然仍然只做着末等嫔御,日子过的相当苦逼,所以便送信给家里,一让家里送点钱过来,她好贿赂宫女太监等人;二想让家里找简安宁活动活动,让她能提升份位。

    在送了一千两银子进宫供崔文秀打点后,崔浩便让长平郡君过来找简安宁。

    其实一千两银子在宫外的话不算少了,也算一笔巨款,但在宫里真干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崔家上次给崔清芜在赵栩这儿买挂名庶妃时花了不少银子,所以手头一时有些拮据,自然没太多的钱给崔文秀打点了。

    不说崔文秀在宫里看家里只送来了一千两银子会是什么样个反应,只说这会长平郡君刚来,自然不会马上提这个话,只拉过一边的赵芫,笑道:“娘娘,芫丫头以前跟您是姑嫂关系,比较亲近,以后,还拜托您多照顾照顾她。”

    听了婆婆的介绍,赵芫便上前,给以前的嫂子现在的表嫂见礼,道:“见过表嫂,请表嫂安。”

    女子的称呼从夫,所以因长平郡君的儿子崔文杰是赵栩的表弟,她这时便称简安宁为表嫂了。

    赵芫这姑娘以前在王府比较透明,不过比起她那哥哥和嫂子来,好像要正常多了,简安宁对她的观感就是路人甲,处于无所谓、不亲也不疏的状态,比对长平郡君的印象其实还好点——长平郡君现在是看安平王府发达了所以态度变好了,以前可不是这样儿的,记得以前她不但常过来打秋风,甚至还打过她嫁妆的主意呢,这样的人,简安宁自然不会对她有什么好感,要不是那次让道士和尚吓跑她之后,她没再做什么太极品的事,她恐怕跟她连亲戚关系都不会保持了,所以这时听了长平郡君的话便笑道:“姑妈太客气了,大家是亲戚,只要能照应到自然会照应的。”

    其实这句话只是场面话罢了,什么叫能照应到自然会照应?她跟长平郡君一家关系淡的很,就算能照应到也会说照应不到,然后不予搭理的。

    然后又免了赵芫的礼,笑着让紫衣递过一个锦匣,算是给新人的见面礼。

    双方如此叙过了私事,长平郡君便说起了公事,将高姨娘和老太太的话跟简安宁说了,然后赔罪道:“我已跟她们说了,娘娘怀有身孕,不好过去打扰,但她们非逼着我来,我也没办法,所以娘娘要看不行的话就算了,我回去直接跟她们说您这会儿不方便行动就是了。”

    说完便紧张地等着简安宁的回答,其实她根本不想让崔文秀和高姨娘得到好处,所以这会儿还挺怕简安宁真会答应,那样崔文秀要是在宫里发达了,对她在家里的地位可是有影响的,她好不容易借助安平王府翻了身,可不想再被人压下去。

    幸好简安宁的回答让她很满意,当下就听简安宁道:“多谢姑妈体谅,那就有劳姑妈这么跟老太太他们说吧。”

    长平郡君回家把话这么一说,崔浩、高姨娘、崔老夫人等人那是又急又气,崔老夫人看侄女难过,便骂长平郡君,道:“肯定是你没用心办事导致的,说是王妃不愿意帮忙,不可以找你的侄子安平王爷帮忙吗?”

    但是如今已有靠山的长平郡君可不怕他们骂了,当下便骂回去了,还道:“再对我不好,下次我再也不帮你们跟安平王府联系了!你们最好识相点!”

    这话说的崔老夫人和高姨娘差点气晕了,但看在安平王府的份上,也的确不敢对长平郡君怎么样,于是当下崔老夫人只道:“把银子还给我们,哪有事情没办成还收我们银子的!”

    其实没给长平郡君多少,只给了一百两,当定金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