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虽不是寒门,但也不是多有钱,顶多算小康之家,汪天佑读书花费甚多,毕竟衣食住行不能太差,免得太寒酸会让儿子在外面被人笑话,然后结交简四郎等官员子弟总不能次次都是他们请客,汪天佑肯定也得回请,而请那些官员子弟吃饭,太差肯定不行,如此一来,这钱就如流水一般花的迅速。

    这还是眼前呢,以后选官花费更大,因为就算考中了进士必会分个官做做,如果不花点钱的话,只怕也会分些不好又没油水的官儿当,要想分到好位置上,肯定得花钱,这些她一个没什么能力的寡妇哪负担得起,所以她还是很需要宋采萱不时接济的,两人供一人才供得起,以后儿子娶了儿媳妇,要是那女人明白事理,知道将嫁妆贡献出来,而宋采萱也会继续贡献,那她可以对两人都好,如果其中谁吝啬不给的话,那就别怪她不给对方脸面了。

    虽然汪母已想过了,如果儿子婚后宋采萱不继续贡献而儿媳妇愿意贡献,又或者儿子已发达起来了,宋采萱失去利用价值了,她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讨好她,但至少眼下,她还少不了她的钱,再加上又不是在简家小姐跟前说这种话,不怕那简家小姐不高兴,所以自然维护了一番,好安了宋采萱的心,让她继续为汪家做贡献。

    不过看今天这事闹的不和谐,汪母想着,以后在订亲前,还是别让儿子带那简小姐过来了吧,免得人家看到了宋采萱不高兴,这门好亲事别吹了。说起来她现在也是左右为难啊,既怕得罪了简小姐结不了亲,又怕得罪了宋采萱没了银子,两头为难,要不是怕惹宋采萱不高兴,今天她都不会让她出现在宴会上,免得让女方不高兴了。不过说起来,今天这事也怪不到萱儿就是了,因为她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那简家少爷就突然生气了,也未免太无理取闹了些,所以说实在的,汪母对简四郎也有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