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大人物手中一支笔一挥手就能决定的战略方针,落到实处就是让老百姓生灵涂炭的结果。

    把车藏在角落,小心翼翼走在城市街道上的巴克,伸手抚摸过曾经自己和娜塔莎谈恋爱时候坐过的街心花园长椅,现在已经沾满黑灰色粉末,在普遍空气质量挺好,没有雾霾的东欧,那只能是周围大量焚烧产生的结局,青翠欲滴的树木虽然依旧,但却杂乱疯长没人养护,洁白宽阔的墙壁上到处涂鸦手绘口号标语,**或者拥护政府的都有,还相互涂抹,街道上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正常清理过,污水、垃圾随处可见,这个以温文尔雅、秩序良好著称的东欧大城市里已经荡然无存社会规则,街上少数出现的行人都是步伐匆匆,目光警惕,巴克用地道的当地口音跟人询问,才知道现在大城市反而成了比较难以生存的地方,有亲戚朋友有条件的都尽量躲到乡下去,能到小城镇里面靠着农产品和自然饮水生活远比在大城市里要获取生活物资容易多了。

    毕竟这场动乱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以前以为很快就会改头换面的政治局面却僵持下去,而且随着现在连总统都失踪下台,明摆着来自西方的力量获得上风,俄罗斯愈发强硬的表示将不会放弃这一切的侵犯,更靠近俄罗斯的哈尔科夫就更不适合居住了。

    这时候的哈尔科夫因为又没有变成战争或者灾难城市,所以也没有获得国际认可的粮食援助,而没有总统的政府肯定也不会来管理这些民生生存的问题,到底该何去何从,巴克问了好些人,都很迷茫!

    回想当初冀冬阳说他们在这里都基本没法扎根工作下去,只能回撤,巴克对眼前的局面的确很无助,甚至连他想在这么大的一座城市里面找家餐馆吃晚饭都不容易,因为现在国际瞩目的目光都在首都,各种势力都在那里,所以还能勉强保持一定的规则,所以西方社会外界的援助物资都集中在首都支援那些示威者,也在顺带为首都民众提供帮助,然后再下面的小地方都自给自足的生活,偏偏就这种中间的大城市很成问题,无人问津,甚至现在连军阀混战都算不上,各地的头面人物都在观望,观望到底未来的走势如何才能选择下一步,唯独把民众就扔在那当棋子了。

    巴克看看天色已经接近傍晚,自己这样在街头晃荡并不是个好主意,回到之前的公园角落,驾驶那辆面包车绕过中心城区回家去。

    爱娃和彼得的家在大学校园里,现在校园里空荡荡的早就没了读书声,遇到两个认识的老人咒骂这些年轻学生把一切都搅乱了,全都跑到首都去,剩下这些老弱病残等死!

    灰蒙蒙的教授住宅里面了无生气,更无法居住,巴克随便拣了几件可以拿回去讨好老婆跟丈母娘的小玩意儿就还是离开了,自己和娜塔莎那个郊外的新家还没有完工,过去也没什么意义,用卫星电话和娜塔莎交流沟通一番,巴克最后调转车头往南郊,去看望那个大教堂的主教牧首。

    而且巴克今天也不止一次的听说现在只有教堂还在履行人道主义,每天坚持给教徒发放食物,巴克想想车厢里那些粮食,决定还是送一些过去,毕竟自己看过哈尔科夫的状况,如果真找不到以前熟悉的其他人手,也将会尽快离开这里,到小城镇去找点食物还是不难的。

    车辆其实都极其稀少了,大多数都是摆在街道或者院落里面锈蚀焚烧后的破烂,好在这辆拉达面包车足够普通,巴克也一路上都在寻找当地牌照更换,没人能注意到这里。

    行车记录仪都需要打开夜视功能了,巴克远远的看见东正教大教堂几乎是夜间最灯火辉煌的地方,在这样生存艰难的时候,宗教信仰再次成了人们熬过苦难的心灵慰藉,可以说晚上所有能到教堂的人都来了。

    当然这里也是各方势力都不会忽视,不敢随便侵扰的地方,虽然现在乌克兰还没有到军阀林立,盗抢横行的地步,但接下来会怎么样,这才是所有人向上帝祈祷的重点。

    巴克在车上用卫星电话再给娜塔莎描述了一番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