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多。

    新人和小演员自然是没资格跳槽的,有条件且想要跳槽的是那种一线演员。以前他们加入东方娱乐公司,是因为有梦工厂的影视资源,而现在港片产量大增,他们这些当红演员根本不愁没戏接,自然就不愿意自己努力拍戏却被公司抽走好几成的佣金。

    若非是高额的违约金拴着,恐怕东方娱乐公司的当红演员会走一大半,即便如此这两年也走了好几个一线和准一线影星。

    对于这些被东方娱乐公司捧起来又跳槽的明星,康剑飞并未过多理会,只要求梦工厂以后不准找他们拍戏,凡是有这些人出演的电影,东方院线公司都不准上映,凤凰电视台也不准播放任何关于这些演员的节目。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全方位封杀。当然,这种封杀是暗地里的,康剑飞并不会叫人大肆宣扬。

    港片的繁荣带来的影响除了跳槽之外,那就是香港电影明星的片酬集体提升了一个档次。

    程龙、许贯杰、林清霞这样特例不提,前两年香港的一线男演员,片酬撑死了60万,现在却已经涨到80万左右,个别演员甚至片酬突破了100万大关,一线女演员的平均片酬也都涨到了50万以上。

    这种情况对演员来说是好事,但对制片公司和导演、观众来说却不一定。

    港片的实际票房收入并未增加太多,演员片酬的整体提升意味着电影成本增加,制片方想要控制成本,就得减少拍摄中其他环节的支出,这就造成了演员片酬在电影制作成本中的比例上升。

    当一个当红影星,一个人的片酬就占到一部电影成本的一半时,用脑子想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内容有多烂。

    现在的港星片酬还没到那种程度,不过也是朝那个趋势而去。比如《最佳损友2》的拍摄成本500万,男主角张国容一个人的片酬就有75万,将近占了电影预算的六分之一。

    继续这样一步步玩下去,香港的电影人迟早会尝到苦头。

    当然,影星片酬的畸形增长不惟香港,好莱坞那边同样也有着那种趋势,至少暂时对于港片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

    抛开各大公司的电影不提,签约风行唱片已经半年多的beyond乐队,终于写好了第一张唱片的所有歌曲,此时正在紧张地录制当中,预计将在学生放假时发售唱片。

    另外港姐和东姐的选美大赛也拉开帷幕,两边的报名和筛选工作已经结束,这次抽签却是东方小姐先于香港小姐举办决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