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方子上添些药材,转化为药性中和,还是?”赵舟抱手。

    “先生果然有药方!”张仲景不答,反倒是捋了捋胡子,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只是他说着,也向旁边迷迷糊糊‘不知道二人打什么哑谜’的王其二人一拱手,示意赵舟找个地方相谈。

    “药方是大事,我等确实听不得。”东汉时期的文人很讲究君子礼仪,不会做这些贴墙根打听秘密的事情,继而他们二人相视一眼、一笑,看到赵舟二人没在自己院落屋内相谈的意思,也相继拱手相送。

    “告辞。”

    赵舟与张仲景也是拱手一礼,出了院落,回往了他的屋中。

    然而,赵舟每日服用练武丹方,经常熬药,张仲景一来到他的院落,就看到正在微火熬煮的一些中药,也隔着老远就闻到了一股药味迎面。

    “人参,当归,牛膝,透骨草....”

    张仲景闻着药味,再一瞅砂锅内的中药,就把强身丹的药材猜了七七八八,可见学识渊博,深谙此道。

    “正是。此药方为‘强身丹’。”赵舟知晓张仲景日后的身份,对于这一幕辨认药材的小事也没什么好惊讶的,直接指着砂锅内的中药询问道:“先生,那此强身丹方如何改之?”

    “此方皆是纯阳之物,不能改。否则药力中和,效果不佳。”张仲景摇了摇头,还没等赵舟询问,紧接着道:“但此事无碍,在下为先生拟一方子。先生白日服用强身方,夜时服用在下的方子即可。”

    话落,张仲景拿出医药箱子内的空白竹简,笔墨,写出了十几种药材的名称。

    “梨、黄芪、连翘、决明子、夏枯草....”

    他笔墨纵横,一一道来,落笔,把方子递给赵舟,“这些药材寻常可见,皆为去火毒,养肺腑之效。与先生方子搭配,一阴,一阳。乃五行平衡之道。”

    “多谢先生!”

    赵舟道谢一番,小心收好,又接过了一封‘致左慈信’。

    但随后,他又不知想到什么,斟酌了一番言语,想着张仲景为医学圣者,为人宽怀,心济天下,便小声开口道:“先生,在下想学医术一道,不知....”

    古代比较重视传承一事,门户之见,大多都是为子承父业,或单独传授,很难把学问遍布天下,也就成了士子门阀兴起。

    赵舟这个询问,就相当于学别人的东西,没有很深的关系,很难学到片刻,只会让人不喜,赶地出门。

    “好!”

    只是张仲景本来收拾医箱,正准备告辞,可是此时听闻有人想学医,哗的一下拿出珍贵的宣纸医术,递于赵舟之手,“仲景一人终归人尽有时,力不从心。可如今有武极助仲景行医此镇乡野,百姓又少受不知多少病痨疾苦。”

    他说完一叹,摇了摇头,收拾完了医箱,拱手告退,“下邳城靠近水域,此时正值盛夏,仲景怕引发瘟疫,先行告退,此镇便交予武极之手。医书所记,因能万全一二。代仲景向王其先生告辞。”

    “多谢....先生....”

    赵舟捧着医术,心中五味感叹,对着张仲景离去的地方一拱手,也没法开口挽留什么。

    待得张仲景身影离去。

    他原地寻思了一会,把医术收起,也落下了感叹心思。

    “感叹再多,突生悲叹,这日子还是得过....”他想了想,转身也去往了小河边,准备让人帮他捎一些单子上记载的药物。

    ....

    一天时光匆匆。

    赵舟又是练了一天形意桩法。

    傍晚。

    这些猎户们、或者一些去小沛贩卖农物、猎物的村民,也为他捎来了单子上记载的药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