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下去。

    拥有作品的人才能够名留青史,其他的那些没有作品的人终究会因为没有内涵等原因而被时代抛弃!

    徐乾现在也算是作品等身了,将来哪怕他老了,颜值不在了,他也不会被人们忘记,人们会记住他的神话,记住他存在的意义!

    他不要做流星,只璀璨一时!

    他要做太阳,永不坠落,永远的散发光和热!

    小品奠基人之一的于老也评论了《主角与配角》这个小品,他的许多观点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许多人都说语言类节目好像没有以前好看了!”

    “现在的语言类节目,确实不如以前的好看。”

    “以前大家都说是缺了讽刺,可是今年许多小品和相声都加了讽刺,却也只收获掌声寥寥!”

    “以前大家都说,是几个非凡的喜剧演员离开了,然而说实在的,冯大师,黄大师等人以前都给出过精彩的演出。对比他们早年的表演功力,这些年似乎也没见怎么退步。”

    “如果说良心点,他们这些年似乎也没有什么退步,依旧展现了高超的功力,那为什么他们没有以前搞笑呢?”

    难道大腕儿们都集体越演越回去了?怕也未必吧。

    直到我今年看了《主角与配角》我才找到了原因!

    记得有这样一句台词:

    徐乾:“我原以为只有我这样的才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庆国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

    这句台词本身并没那么好笑……吧?

    但为什么大家想起来就笑呢?甚至,看见题图这个,就笑了呢?

    近些年的语言类节目,并不缺漂亮的涮人词,蔡大师年复一年更新不止的毒舌语录;冯大师俏皮不止的流行语,都很妙,当时说出来,好玩,有趣。

    但何以无法成为“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这样的句子?

    换个比方。

    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儿”这句话,本身有什么好笑呢?“挠挠”俩字,本身有什么好笑呢?

    普通逗乐,是人身攻击!

    高一点的逗乐,是自嘲,耍萌耍贱,都算。

    再高一点的,是以自嘲的方式嘲弄别人。

    最后这个,是要设情节的。

    那些本身不好笑的台词,所以在我们记忆里那么好笑,是因为处身于情境中。有前因后果。矛盾集中爆发!

    比如去年《不差钱》中:“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

    比如今年《主角与配角》的:“我原以为只有我这样的才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庆国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

    这些话的好笑之处,依然是当时的情节,立人物,讲故事,到一个矛盾点,反差来了,大家哈哈笑。

    因此小品的本真是有人设,有冲突,有完整的剧情,而不是段子堆砌,碎片话的包袱!

    不是那些人不搞笑了,而是他们现在讲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剧情,完全不讲逻辑,没有起伏何来爆发,没有酝酿何来高潮?(这段话很大部分来自张公子的观点)!

    。。。。。。。。。。。

    这段话引起了许多人的赞同!

    冯大师道:“是呀,小品的本真还是讲一个故事!”

    黄大师:“我说这些年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我走了弯路!”

    赵火锅:“英雄出少年呀!”

    。。。。。。。。。。

    网友评价!

    “主角与配角真是一个节奏稳定、包袱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